第182章 御史弹劾,私扣奏章(2/2)

崇平帝闻言稍顿了顿后,却也不多说什么,只让一旁太监去將朱平手中那份摺子取来,而待太监取来摺子,恭敬递上来后,他便也轻摊开细看起来。

这一刻,殿中也是落针可闻,不知多少人都是不由稍屏住了呼吸。

那朱平虽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头人物,可却也真不是个疯子或傻子,若是没有確凿证据便胡乱弹劾的话,且不提袁明宇会如何报復,纵是崇平帝,恐怕也不会轻饶了其人。

毕竟袁明宇乃是一部尚书,朝廷紫袍重臣,若是这般臣子都能被肆意污衊与抹黑的话,那朝纲今后便也算是不復存在了。

不多时,就在许多人面面相,屏住呼吸之时,龙椅上的崇平帝,也似终於看完了手中的摺子,面色平静,不见什么异色。

这般样子落到有些人眼中,自然也就相当於给朱平敲响了丧钟,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这朱平·终於也是要栽上一回了!

可隨即,事情却是没有如他们所想像的那般发展,崇平帝並没有严厉斥责殿中坦然自若的朱平,目光反而是轻看向了另一边的袁明宇。

“袁卿,朱卿於摺子之中弹劾你贪赃枉法,强购民田,於京营案中,徇私枉法,私扣证词,保全奸人,又勾连朝中他臣,结党营私,截了江南诸省诸多要案奏章,行蒙蔽圣听之举你可要自辨?”

这般话一出,整个殿內,一时之间又是陷入寂静无声,无他,概因朱平摺子之中所举的这几件事,实在也是过於骇人听闻了些。

一是贪赃枉法,强购民田。这般事自不必多说,过往弹劾摺子中,也是常有提之,具体如何,还要待行查验。

但第二件事,就是过於惊人了。

摺子之中所提的京营案,所指的应是前几年震动朝野的京营贪腐案,也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引得朝中各方派係为之爭论不休。

京营自不必多说,乃是当年太祖皇帝立国之后,所设的天子亲军,若按照兵部所置额来看,应分十二军帐,每一帐足额一万人,总计十二万人,职责便是拱卫京畿周边要地,清扫贼寇,维护地方治安。

而这般皇城脚下的亲军,几近也可以看做宋代的中央禁军,无论是兵器甲胃,还是银俸禄,都是冠绝天下,为的就是要其保持战力,以定中枢。

可正如歷史上许多禁军一样,所设立的初期,自然可以保持战力旺盛,威天下各处,但若时间久了的话,不免也就会陷入到怪圈之中。

自太上皇时期开始,京营兵制的腐朽便是初见端倪,军中喝兵血,吃空一事,已基本是成了一种不可明说的潜规则,將领间官官相护,任人唯亲,吃干抹净,底层军士却是缺额少衣,缺乏训练,以至於到了崇平帝继位之时,整个京营已是不堪至极,毫无战力。

崇平二年,便有御史上表弹劾京营腐败横行,极为不堪,崇平帝听闻后便也就命刑部,都察院,以及大理寺三司一同调查,由此之后就也牵扯出了京营贪腐大案。

在那一案中,当时的京营节度,以及两位副节度,皆是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贬职,至於京营十二位军帐统领,更是有七位都是被去职斩首,而其余军中各级军官,文书,被秋后问斩的,更是数不胜数,整个京营,算是从里到外都是遭到了一遍彻底清洗。

而当时刑部督查此案的,自然便是尚书袁明宇,而若照那朱平所言,此案之中,其人竟也是不乾不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