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君子所其无逸(2/2)
当入了书房之后,看著那主案上堆积著的眾多摺子,公文,李泽心底一时间也是暗暗咋舌起来。
待彼此之间坐下后,李渲便也是看著眼前四处张望的李泽轻笑道:“今日怎么得閒来我这府上了?往日这般时候,你应在宫中读书才是。”
提到“读书”二字,李泽本来还颇为好奇的面色,就是忍不住微微一窘。
“昨日好不容易学完了一经母后便也终於是准我出宫,上七哥王府这里来了。”
李泽如今年纪不过十二三岁,正是学习经史的年纪,而以翰林院那些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翰林学士的作风,平日里所教的经史內容必然极为细致,严苛,所以李泽在学了许久之后,直到昨日,才算是又了结了一“经”。
李渲闻言,也是轻点了点头,隨后又道:“不通经史典籍,將来便无法处理这天底下的诸多事务,我知你心中对於这些东西素来有些抗拒,但无论如何,却都不能有所懈怠才是。”
“是—.”
李泽闻言,一时也颇为气地应了一声,不过又是低声嘟囊:“七哥,那书上说什么“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稽之艰难”,可我们整日待在宫中,哪里又能知道地中的庄稼是如何种成,生长的上次我细细问了辛学士后,他一时竟也是不能道清,可这一句,
却分明还是他之前才教我的。”
此话一出,一旁的李渲,面上也是忍不住微微一证。
不知为何,看著眼前显得有些垂头丧气的李泽,他一时之间,竟也有了几分恍之意好一会后,他才是看著眼前的李泽轻摇了摇头道:“你今日能说出这番话来,便已是有所得。若是父皇,母后知晓了,定然也是要感到欣慰的———”
听到这话,李泽也是了愜,隨后也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轻挠了挠头道了一句:“其实倒也不全是我自己想的上次与旁人交谈过后,才得知了如今地方兼併大行,诸多百姓沦为了豪绅家中的佃农,苦不堪言,几乎与落入了奴籍无异。
所以再回了宫中之后,我才是想著去寻些相关的书来看,可翻遍了书,却发现都只是提了几句只言片语,语焉不详,所以便想著问问辛学士,谁知他也不怎么知道得清楚。”
另一边。
李渲越听,心中也越觉得惊讶,就是忍不住轻问道一句:“这些东西,你是从哪听来的?”
“就是从小林学士,还有一个叫贾琛的傢伙口中知晓的,他们还说了些海外倭国,移民关外之事——
说到这,李泽也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就又忙道:“说到那贾琛,我此番却是有一物要送给七哥!”
说罢,就是忙招呼了声候在书房之外的太监,隨即便是有一份东西被人小心送了进来摊开之后,却是一张留著他人笔墨的宣纸,李渲见状,一时也是不由稍凑近了些。
定晴一看,才发现是一首诗。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默声念罢,一时也是细细品味起来,稍顿了顿后,目光才是看向一旁李泽笑道:“这便是你口中的那位贾琛所作的吗?这诗可有名字?”
“正是《竹石》也!”
李泽早就等著此处,此时也是颇为得意地朗声应道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