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堵不如疏(2/2)
明细:元延二年立夏日,秭归县上溪乡王家里,乡民朱大志,向王家里乡民苏蒙,借八十石米粮,於一年內还本金八十石米粮以及利息八十石米粮,如欠债不还,可以田亩妻子抵债。
借债人:朱大志
出债人:苏蒙
公证人:县署
证明人:县署书佐陈才】
三份协议写在竹简上的,这也是收这么高手续费的原因,毕竟竹简也是要成本的。
一份竹简就要500钱的成本,三份就得1500钱,所以县署也就赚了1500钱。
借了80石米粮,来年要还160石米粮,如果还不上,就得卖田抵债,如果卖田都还不上,就得卖儿卖女甚至卖媳妇来抵债。
老朱的想法是,寄希望於下半年运气好,多捕点鱼来还债。
但是,他想多了。
作为乡嗇夫,苏蒙(苏宸)会故意多给他安排徭役任务,让他无休止地去县城服徭役干活,让他根本没时间捕鱼还债。
借债的目的,可不是让你还债,就是要让你还不上债,让你家破人亡。
因为高利贷放多了,所以王家里的乡民私底下都喊苏蒙(苏宸)——苏扒皮。
又一个月后(歷史)
芒种
刚刚结束徭役的老朱,本以为今年不用服徭役了,可以安心捕鱼还债了。
然而……
“朱大志,县里又有新的徭役了,你家得出一个徭役,记得去打穀场集结。”
狗腿子小范跑到老朱家通知徭役。
听到这话,原本还对生活抱有一点点希望的老朱,彻底情绪爆发了。
“今年我不是已经服过徭役了吗!”
“滚!找別人徭役去,別来找我!”
面对老朱的愤怒,狗腿子小范不以为意,还冷笑道:“姓朱的,这可是官府安排的徭役,你敢不去?別怪我没提醒你,隔壁同溪里的一个刁民抗拒徭役,已经被官差捉了大牢,出来的时候双手双腿都残废了,你要是也想当个残废,可以不去徭役试试。”
老朱双眼血红,双拳紧握,最后,为了妻儿子女,他还是忍住了內心的愤怒,选择向现实妥协,再度前往县城参加徭役。
像老朱这样的可怜人,整个天下到处都是。
有些人选择一忍再忍,有些人选择振臂一呼。
傍晚
苏家
农场
“小范,你做的很好,工作很出色。”
苏蒙(苏宸)表扬著小范。
“哪里的话,都是主家您领导得好。”
佃农小范恭恭敬敬。
这些佃农虽然同样是被剥削者,但他们却选择维护苏家。
因为跟著苏家混,可以不用饿死,苏家还时不时给他们一点小恩小惠。
给一部分底层人上升空间和一点点好处,奴役剥削剩下的大多数底层人,那么,其中一部分底层人就会主动维护你的统治,甚至忠君爱国,为你的政权战死殉国。
这就是御人之道、治国之道。
如果把所有底层人的上升空间都堵死,那么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你就会成为眾矢之的,被他们联合起来推翻。
堵不如疏,適当放开一些上升通道,適当下放一些小恩小惠,让他们为了这点上升通道和小恩小惠互相撕咬,让他们不能团结起来反抗你的统治。
有人看大禹治水,只看到了大禹治水,而苏宸看大禹治水,却看到了治国之道。
堵不如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