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正文完结(1/2)
云老爷子是九八年走的。
走的前一天还靠在被垛上,看港城回归的新闻,晚上吃了十多个大肉饺子。
可是第二天早晨,就没能起来,脸上带着笑,已经走了。
老太太也没哭,说老爷子活够本了,除了在西北的那几年,也没有受多大的苦,如今活到了九十多,比多少人都划算。
梁老爷子也九十多了,现在整个院子,就他成了大家长,张罗着让于教授,席文明带几个儿子,给云老爷子换了寿衣。
前院儿搭了灵棚,因为天气太热了,家里人商量着,先把老爷子火化了再带回来停灵。
席于飞买了个上好的棺材摆在院子里,骨灰盒就放在了棺材里面。
来吊唁的人很多,机械厂的,外贸局的,铁路上的络绎不绝。
云父拽着席文明和于教授一起待客,跟着忙乎的还有住得近的几个亲家。
云穆清兄弟俩在最前面跪着,后面跟着云家小辈和席家小辈。
于天河跟郑全作为云家女婿,忙着跑前跑后,端茶倒水。
老爷子走的时候九十六岁,是绝对的高寿,所以这就是喜丧。家里人虽然悲痛,不过哭的人少。
云老太太就坐在屋里,曾柳华带着俩儿媳妇陪着,跟来吊唁的女客聊天。
席家老家也来人了,席家大爷大娘毕竟岁数大了,不好跑,就让几个儿子带着儿媳妇一起过来,送了花圈,随了份子,跟在席文明身后一起忙,当知客。
老爷子的照片就摆在棺材尾部,前面放着供桌,摆着五色贡品,点着长明灯和香。
照片还是前几年拍全家福的时候,单独给老爷子老太太们拍了大头照。
老人们都不忌讳这些,现在就是提前准备照片,在往年多少年,棺材都会提前准备上。
家里能备上这些的,那都是有余财的象征。
其实一开始,街道上有干部过来,想让老爷子去殡仪馆那边办丧事。但老太太不同意,老爷子是笑着走的,而且还是在家里走的,那这就是家里的福气。
既然是福气,就不能给外人,得给家里孩子留着。
云老太太别看这一辈子都没落下学习,但年纪越大,就越有些迷信。街道来劝了好几次,都被老太太笑眯眯的怼回去了。
九十多岁的老人,劝也劝不动,最终也只能答应下来。
这是席家大院,第一次对外敞开了大门。
席于飞这边,张大嘴带着徒弟们来了,远在南方的宁哥新哥跟郝姨夫他们也都过来了。还有沪市的张姨一家子,张姨跟老伴儿岁数大了来不了,也是让儿子儿媳妇过来的。
西北老马也让儿子儿媳妇来了,席家这边也单独开了两桌回民餐,招待不吃猪肉的亲戚。
吕百城那边是云穆清亲自说的,毕竟老团长调回了京城,又在当年帮了云家那么大的忙,不亲自请不合适。
很多外人也都是第一次来这个院子,平时在外面看着不觉得如何,如今进来才知道这个院子到底有多大。
也是终于感受到,席家这是发达了。
要知道九几年,一进的院子已经涨到上百万了,更别说人家这边是五进,还有左右跨院,怎么着也得往小一千万去了。
平时这一家子人不显山不露水的,兜里竟然这么富裕。
机械厂的人见了到也没说什么,那些老人都知道云家是什么底气,现在还有不少职工住的宿舍是人家云家的房产呢。不过机械厂也在盖职工楼,等盖完了他们就从平房搬出去,把院子腾出来还给云家。
外贸局的就更清楚了,且不说席于飞在宁新有股份,他自己折腾古董也不少赚钱。再加上席家几个老太太搞什么中介所,光曾柳华手里攥着的房产,足够馋死一群人了。
席家要连摆三天席面,西跨院的大厨房以及各院的小厨房都忙乎的不行,东跨院小花园周围摆了十多张桌子待客。
只有关系特别近的,席面是摆在里院的,由云父和席文明亲自招待。
三天后,家里人开着车,把云老爷子送去了通县那边。
席于飞在那边搞了一大块风水不错的荒地,荒地种地不咋地,但如果盖阴宅却相当好。其中最好的一部分是留给自家人的,剩下的收拾好了,也可以往外卖。
云老爷子是第一个住进去的,老太太还说呢,记得旁边留个位置,到时候她跟老爷子住在一起。
三天的流水席确实也折腾人,云老太太的精神头明显有些不济了。
家里人都有些担心,不过云老太太自己缓了过来,笑呵呵的说要活到一百岁,替老爷子多看几年孩子。
老太太真的是说话算话,她是在过完一百岁生日之后走的,那时候云家第四代都生娃了,正儿八经的五世同堂。
梁老爷子在老太太走了第二年也走了,说要跟云老爷子做邻居,只可惜自己只活到了九十九,差点儿不到一百岁,略有遗憾。
大院子里少了最宝贝的三个老人,大家伙儿心里都不太舒坦。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以前院子里可是有三个大宝贝,小孩子们最喜欢这三个老祖宗,因为老祖宗有什么好吃的都给他们留着,偷摸的给他们吃,爸妈说的不管用。
如今罩着他们的老祖宗都走了,那些小孩崽子们仿佛突然就懂事了一般,变成大人模样了。
说白了就是没人护着了,撒娇都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