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买房(1/2)
受到战争和某些其他影响,八十年代初期的黄金价格一克在三十块钱左右。
这算是近年来黄金的高峰期,所以改革一开放,不少人都开始偷摸的卖黄金。毕竟当时的工资,一个月才三十多不到五十块。
也正是因为这样,田新帮着席于飞收了不少。
国内在八十年代,一斤早就改成了十两统一重量,一斤也是五百克,三十斤黄金兑换就是四十五万!!
在当时,那就是天价!
张大嘴笑了,“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我看了他们留下的字画古董,确实相当不错。还有一部分古书,保护的也十分好。有人已经去看过了,古书给出了一斤二十本的价格。不过贝勒家里嫌麻烦,不想零售。咱们可以先去看看院子,然后再考虑这个价钱要如何答对。”
席于飞心里有些痒。
这个时候这些院子的价格,已经开始逐渐上涨了,只不过涨的还没有那么快,基本上五千到一万可以买个一进,两进的院子保护的好,房子多,两万也能拿下。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五进带花园的院子出现,想必不少人观望。
有人手里不是没钱,但这三十斤黄金的价格也不是轻易就敢出手的。到时候被询问东西的来源,压根说不清楚。
席于飞不怕,席于飞有服装店杂货店日进斗金不说,南方的服装厂配件厂也有他的股份,想要拿出几十万,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他们算是改革开放第一批吃上红利的人,宁新服装厂的成功被国家当成重点项目宣传,不但吸引了国内有钱人的目光,连国外的目光也聚焦到了羊城和鹏城那一带。
席于飞放下小人书,决定先去看看院子。
京城琉璃厂的前身,在元明期间是给皇家烧制琉璃瓦的,后来这官窑搬迁到了其他地址,琉璃厂就成了文人相聚的好地方了。
听说纪晓岚这样的大文豪,也在琉璃厂这边居住。
正是因为如此,琉璃厂这边的院子都装修的十分文雅。甚至还种上了在北方很难成活的竹子。
京城的竹子是那种很细的,最长三五米,一丛一丛的长。不少地方种这个,都是用来砍成竹竿子卖。
那时候北方搭帐子做衣服架,就用这种竹子。
那个五进的花园子里,就种了不少这样的竹子。之前住在这里的人对花园维护的很好,没让竹子胡乱长,仍旧是在假山墙边一簇。
因为这院子是贝勒曾经住过的院子,里面很大,进门有门房,有影背,有抱厦。绕过长长的影背墙,就是十分宽敞的前院,前院正房差不多得有六米高了,门前还有游廊,曲折环绕,通往其他院子。
左右是跨院,东跨院两进的院子自成一体,垂花门种着凌霄,开的火红。
西跨院被改成了库房厨房,看着比其他院子要破旧,墙壁都熏黑了,门口雕花彩漆几乎掉光,露出里面原本的木头颜色。
这个院子后面在东西各有一处角门,而且东西都有花园,东边是假山,有凉亭,有活水环绕。有几间后罩房,用修竹掩映,倒是个读书吟诗的好地方。
西跨院则是荷塘活水,种着果树,哪怕在那几年都没有被砍掉,现在接着累累硕果。能看出来这里之前种了不少花圃,也有两个小凉亭,很像是女眷游玩的地方。
只不过花圃被铲了,现在种的都是各种蔬菜。
席于飞大略的看了一下,葱蒜有,黄瓜茄子有,豆角白菜有,还挺热闹。别看那些人搬走了,但这些菜还是留了下来,估计当时也不好直接都拔了。
光这五进院子,大大小小房子七十多间,多少人都能住得下了。
也就是因为这只是贝勒的一个院子,而不是府邸,所以看着小了些。但原本的贝勒府早就都被拆成了无数个院子,住了无数个人,看都没法看了。
那时候压根没有文物保护的意识,起风期间光京城的文物遗址就被砸了几千处,后面的人一提起这个,就骂大天。
贝勒府原本也应该算是文物,可惜,被糟蹋了。
也就是这个院子小,被某些单位看重当了办公处,否则这里也得被糟蹋的没法要了。
席于飞有去看了那个外室的院子,三进小院子还带了半拉花园,只不过这院子当初不知道遭遇了什么,窗户门框都被砸了砍了,正房房顶都漏了个大洞,砖头碎瓦碎了满地。
这里倒是有些家具,但都破损虫蛀了,而且应该被人进来翻了无数遍,估计还有人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因为某个房间的地板上有长时间烧火的痕迹。
这个院子就很难卖掉了,因为没钱的不想买个房子还得重改,有钱的没必要买被糟蹋成这样的院子。
京城好院子,多了去了。
张大嘴叹气,“这个院子,算是个搭头,撑死一万块。挺好的院子,怎么就糟蹋成这样了。”
转悠了一圈,席于飞心里有了底,“还能便宜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