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二代黄峰(1/2)

云穆清跟郑全说了不少话,又约好让他放假了去家里玩,这才带着席于飞离开。

郑全在家里收拾东西,忙着忙着又开始哭。

他仰着头,泪水顺着脸颊滑了下来,落在衣襟上,染出一片片水渍。

真好。

他想。

真好。

“开心了?”席于飞歪着头看云穆清,都出了胡同了,这家伙嘴角的笑还没下来呢。

云穆清用力点点头道:“开心了。”

他又说,“我小时候玩伴不多,死皮赖脸天天来的潮哥算一个,但关系最好的其实就是郑全。可能是他能说会道,而且人也干净利索,天天跟在我身后喊哥哥,还挺有意思的。”

席于飞明白了,主要是因为人家干净利索。

梅雨这个大师兄简直就是倒贴的,娇气的玉玉可看不上泥猴子一样还黑乎乎的家伙。

为大师兄默哀三秒钟。

去羊城的车还有两趟就结束了,席于飞准备了一些要送给他邹姨夫的礼物,他那个基本没怎么见面的姨也有,不过羊城那边不讲究穿戴,主要就是吃喝。

而且邹科长原本就是做印染的,家里自然也不会缺少布料。

席于飞主要是选了些茶叶,还有一饼一饼的普洱。这玩意都是独立包装,拿去送人绝对有面子。给邹家大姨准备的是奶粉,不过也是装面袋子里的。

那个罐子没办法拿出手,工艺太不同了。

奶粉这种东西全国都稀缺,就算是散装那也有排面。

还有之前的瓜没吃完,席于飞还特地又跑去找了一趟李援朝,给他送了一兜子奶粉,千叮咛万嘱咐如果有了后续,一定要来告诉他。

不能说的他也不会打听,但能说的可不要落了。

李援朝哭笑不得,他也看出来了,席家的人就是好信儿,尤其是曾大姨跟眼前这位,热闹看的没头没尾的,能给他难受死。

这趟车仍旧是侯长青几个老人带队,但车上已经上了新人,由老带新走一趟,下一趟侯长青他们就不来了。

常峥嵘要去d校学习三个月,侯长青跟刘队长则直接上岗。

去羊城的这一趟车上人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出差的,穿着中山装,兜里插着钢笔,手中拿着公文包,就差跟那些小偷说自己有钱了。

对这些人席于飞也懒得搭理,他们喜欢炫耀就炫耀,反正丢了东西自然就会记住教训。

别看人教人教不会,但事儿教人一次就懂了。

硬卧也住了不少人,每次路过硬卧,席于飞都不敢喘气儿。

这里的人可没有硬座那边讲究,他们不少是通过关系来的硬卧,到了就脱鞋往床上一躺,要好好享受这难得的特权。

所以这里的味儿比硬座那边难闻多了,又酸又臭,打开窗户都吹不干净。

乘务员都住带包间门的软卧,相熟的几个人在一个屋里,方便放东西。

梅雨他们都倒腾收音机,手表钢笔之类的东西,等到了京城转手就是钱,能顶好几个月工资呢。

席于飞看不上这种东西,尤其是什么黑白电视,巴掌大一个,啥玩意都看不清。

他打算等过两年改革开放,从对岸弄几台彩电。

而且等到82年,国产彩电也都上市了。虽然黑白电视仍旧是主流,但谁不想看彩色电视呢?

还有收音机,于教授有一个,国家给云家补偿了一个,席文明自己也有,早就不稀罕了。

席于飞等那种双卡收录机呢,也就是所谓的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曲舞。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最火的电器,街头穿喇叭裤带蛤蟆镜的小年轻,肩膀上抗这么个大家伙,就是整条街上最靓的仔。

他也不愁找不到门路,等改开的时候羊城四面开花,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想要什么都能弄得到。

车里人不多,乘务员也都闲下来,凑到餐车等吃饭。

席于飞过去绕了一圈,那些人聊的他也不感兴趣。结婚的嘴里不是孩子就是自家婆娘,单身的张嘴闭嘴谁家姑娘好看。

梅雨不在,他跟侯长青在车长专门的办公室里取经呢。

车上的新广播员是常峥嵘的徒弟,声音也是走温和那一挂的。不过岁数很是年轻,看着也就二十出头。性格有些腼腆,跟谁对上眼都脸红,张嘴也脸红,坐在餐厅里那张脸温度就没降下来过。

接替刘队长的是一名退伍兵,岁数跟刘队长差不多,人也挺好说话的样子。

就是新来的那个乘务员有些不太合群,说话喜欢抬着下巴,抽烟都是华子。估计是谁家二代放下来历练的,想要在文明车组蹭点儿金回去。

席于飞看见了拎着两个暖水壶排队打热水的云穆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