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西海淘金传闻(1/2)

第160章 西海淘金传闻

汽车驾驶室里已经坐了两人,周景明他们三人只能坐到车厢里。

这辆汽车,应该没少拉过牛羊,尽管清扫过,但车厢的缝隙中,依然能看到羊粪蛋子或是牛粪的残渣。

这也使得空荡荡的车厢里始终有着一股浓浓的腥臊气味。

但无论如何,有汽车坐,总比待在铁买克等上两天强,那小小的班车,到时候绝对会挤满人,里面充斥的各种气味,不会比这车厢强。

早上的时候,荒野草地上,覆盖着夜晚留下的冰霜,尽管太阳出来了,但随着汽车奔跑,灌进车厢里的风依旧有化身针刺往人衣服里钻,往人皮肤上扎的可恶能力,还是能冻得人搓脚搓手。

三人能做的,只是将捂耳帽口沿放下来,将耳朵护住,双手插兜里,顺便收紧着衣服,让衣服更贴身,不至于让冷风有机可乘。

这样的煎熬,一直持续到十一点的样子,才渐渐好转,因为天上明明很刺眼却不怎么中用的太阳,终于有了些许温度,让人不那么难受。

一路上,周景明在看着沿途的一切,他记得白志顺说过,他从阿勒坦搭了司机的车返回铁买克,半道的岔路口遇到抢钱的路边摊,但沿途,他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地方,不由问白志顺:“顺仔,还记得你遇到的那路边摊,在什么地方吗?”

白志顺摇摇头:“好像走的不是这条路……我也记不清了,这边到处是戈壁、草地和矮山,看着好像都差不多。”

见他这么说,周景明也就没有多问。

忽然,跑得轻快,让车后尘土飞扬的汽车急骤减速,措不及防,三人的脑袋均不可避免地撞在车厢的铁板上,发出咚的一声,一个个疼得龇牙咧嘴。

突然的减速,肯定是有什么问题了。

周景明和武阳立马扶着车厢站起来,发现自己多想了。

路道前方,有牧民骑着马赶着羊群顺路而走,数百只羊簇拥在一起,将路道占了挺长的一段。

汽车的到来,惊得它们发出绵绵不绝的咩咩声,很是嘈杂。

牧民却像是没看到汽车一样,骑着马不紧不慢地顺着路道走着,也不见他去赶羊让道。

司机只能小心翼翼的开着车子,一点点地逼近羊群,在汽车的驱使下,羊群散开一些,就这么亦步亦趋地进入到羊群中心,直到穿过整个羊群,才又加大油门跑了起来。

车子后面,两条狗紧追着狂吠不止,一直追出数百米,才停了下来。

周景明不由想起了金旺,也不知道跟刘老头相处得怎么样。

这个时候,哈熊沟里,刘老头从后山的草坡里,打了两只野兔回来,剥下皮毛晾着,他把两只野兔的肠肚拿去喂给金旺,东西丢到金旺面前,金旺立马偏头,冲着他龇牙吠叫……

自从周景明离开哈熊沟后,就一直是这样,已经两天了,愣是不吃他喂的东西,还每次都凶他。

刘老头嗤笑一声:“没见过这么倔的狗,你愿意饿着就饿着吧,我就不信你能饿得过去。”

他没有解开金旺脖子上的绳索,担心它会找着周景明的气味跑掉,这要是出去了,就不知道还会不会回来,还能不能回来。

在阿勒泰这边,他跑了不少地方,知道这边打狗吃肉的人不少。

得多栓几天,再熟悉熟悉,才敢放开,尝试领着去林子里打猎。

不然,这要是弄没了,等周景明回来,不好交代。

接下来的路道很顺利,在下午的时候,抵达阿勒坦。

下车后,三人第一时间到馆子里填饱肚子,跟着又去车站询问,得知明天就有班车前往乌城,只能先找旅社住下。

有班车坐,自然选择坐班车,好歹屁股能稍微好受点。

也就在这天晚上,周景明往县城外跑了一趟,找到那个记忆中的矮小草原石人,将自己的笔记本取出来。

至于藏枪,还是等到临近乌城了再说。

从阿勒坦到乌城,有近五百公里的路程,中间穿越大片荒漠、戈壁,出现情况的可能性不小。

以现在班车一小时跑四五十公里的速度,发车的时间,是早上九点,那就意味着,车子一直跑,路上没有任何耽搁,抵达乌城也是天黑以后的事情。

何况,不可能没有耽搁,别的不说,吃喝拉撒总会有停留,那就只会更晚,所以,这样的车子,差不多要四五天才会跑一趟。

隔天早上,三人早早地赶到班车站,买了票,好歹抢到了座位,那么远的路,要是没座位,随着车子摇晃,跟其他人挤来挤去,绝对不是什么良好的体验。

等到九点,车门一打开,三人立马在相邻的座位上坐下,车厢里很快塞满了人。

这时候,本地人坐车的人不多,不少其实是滞留在阿勒坦的淘金客。

他们常年待在淘金河谷,严酷环境在淘金客身上烙印下的种种痕迹,一看就知道。车里虽然拥挤,但说话的人极少。

这样的情况,周景明见怪不怪,好歹在淘金河谷干了一年,有人赚,有人赔,不管怎么样,现在在回去的路上,要么是金子,要么是钱,多少都带着点。

除非是熟识的,偶尔会小声说上几句,对于其他陌生人,则是保持着警惕。

直到中午,班车在中途一处名叫喀默斯特巴斯陶的地方休息吃饭,那里在小湖边有一处馆子,售卖自然是馕和羊肉。

自带干粮的乘客也就是下车到外面寻个地儿解决生理问题,还有一部分,到馆子里买些馕,喝点水,也有人到里面点上一桌吃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