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再见熟人(1/2)

第145章 再见熟人

武阳还在惦记着请客的事情,如今手头有了钱,立即叫上周景明和白志顺去了烤肉店,张口就是百串羊肉串,还特意要了两斤伊力特酒。

北疆冬季漫长而寒冷,为了抵御严寒,人们不仅吃一些高脂肪的食物,更爱喝酒,尤其是高度白酒。

伊力特酒可不便宜,这种酒被誉为疆域第一酒,以口感醇厚浓香而被人称道。

大概是在山里经常能吃到的肉就是羊肉的缘故,开始有些习惯,原本武阳和白志顺挺不喜欢的羊油,也变成了能随便撸的好东西。

这一次,三个人同样是放开了吃,一顿酒肉下来,愣是了四十多块。

只是,武阳没想到的是,等他去付钱的时候,被店家告知,已经被白志顺付过了。

回旅社的,他还对此还耿耿于怀:“顺仔,明明我请客,你忙着付什么钱啊?这么不给面,我好不容易能痛快地请你们一次。”

白志顺的回答也很有理由:“我人笨,让我请我也不知道该吃什么,这次算我的,下次你来!”

武阳翻了翻白眼:“你要是真笨,你能躲得了抓盲流,你要真笨,你能从黑店里边跑出来?你要是真笨,哈熊沟这么偏的地方你能找过来,还有刚刚,早说了我请客,结果被你趁机顶替了……那么会找机会,谁敢说你笨?”

白志顺被武阳一阵数落,一时间愣愣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本来只是两人随口的几句话,却让周景明听出点别的意味来。

他想起上辈子,白志顺在淘金河谷混的那些年。要是按照常理,就他这种老实巴交的性子,早被人吃得渣都不剩了。

可是,他虽然钱没弄到什么,人却屁事没有,这是怎么混出来的?

现在听武阳一说,周景明还真觉得他对一些机会把握得恰到好处,并且,该舍的舍,该扔的扔,至少在遇到事情的事情,处理起来很果断。

他看白志顺的眼神,不由变得有些异样。

“行了,别闹了,抓紧时间睡觉,接下来的日子,咱们有得忙,得休息好了才行。”

上辈子的时候,周景明还始终觉得白志顺憨厚老实,说白了就是觉得他憨憨傻傻的,但现在,他才惊觉,自己对白志顺的了解似乎并不那么充分。

这倒也不奇怪,一个搞技术的,一个出劳力的,所处的高度不一样,本就容易忽视。

而现在,白志顺所表现出的机敏,对于周景明而言,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至少不用太担心交给他的一些事情办不好。

这就是千里马未遇伯乐一样,有能耐也没机会展示,因此而泯然于众。

武阳也只是冲着白志顺“警告”:下次别跟我抢了,听到没有。

白志顺“哦”了一声,跟着周景明和武阳翻身上炕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起得很早。

周景明特意去买了不少酒,又去买了些千层馕。

用酒御寒,以千层囊做干粮,这些东西,应该能坚持不少时间了。

最重要的是,他领着两人在街上找到一家卖皮草的,从店家手里买了三个狍子皮做成的用于睡觉的皮筒。

不仅仅是东北的猎人有这样的皮筒,牧民常年随着牲畜游牧,冬雪天也不得安稳,保温性能极好的皮筒,成了冬天野外露宿的神器。

还有另外两样东西也不能忽视,那就是皮帽和皮手套。

北疆冬季的残酷尽人皆知:山林夜间气温会骤降十几度,还会出现极端恶劣的天气。

降雪之后,基本看不到活物。

如果倒霉,有可能遇到狂风吹雪。

这是牧民们最畏惧的天气之一,他们把它叫做白毛风。

这种天气,其实就是东北所说的大烟炮,是一种极端恶劣的天气,是暴风雪。

突来的狂风裹挟着雪粒乱飞乱撞,如同细小的刀片刮在脸上,视线所到之处,只有满目白雪,再无它物。

那气温降得更是厉害,不做好防护,耳朵、指头被冻坏,是常有的事情。

现在,一切准备妥当,三人再次踏上前往哈依尔特斯河的路途。

一路上倒没有任何异常,了两天时间抵达淘金河谷。

可惜,天公不作美,三人抵达哈依尔特斯河淘金河谷主河道的傍晚,山里刮起了东北风,短短不过一个小时的时间,原本晴朗的天空变得阴霾。

那嗖嗖的小冷风,像是一根根针,不断地透过身上的衣服,往里面扎。

好在,现在的淘金河谷的岸边,有不少淘金客离开后留下的地窝子,晚上的住宿问题不大。

三人暂时在河岸边选了一个还留着些柴火的地窝子钻了进去,将里面的土灶点燃,缩在里面,烤暖和身体后,又啃了些馕,喝了几口酒,展开狍皮筒,上土床上睡着。

一路顺着河谷进来,之前如大型工地一样热闹非常的河谷,现在变得冷冷清清。

几人沿途还是看到河岸边有那么两三撮人,在河岸边取料淘选。

还有两个地窝子,在他们经过的时候,一下子钻出四五个提着猎枪的人,警惕地看着三人,应该是留在矿点上守矿的。

“金旺要不要放进来?”白志顺在上床之前,看了眼外面,见金旺身体微微抖动着,有些担心地问。

周景明摇摇头:“放心,它生在冰雪天,长在冰雪天,这天气对它来说,不是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