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展骨成纸,堆山成塔,评委还饿着,(1/2)
第146章 展骨成纸,堆山成塔,评委还饿着,你丫.(5k第一更)
【我没看错吧,那把菜刀好像会转弯哎】
【都已经不能算菜刀了,这就是一把刀形的软剑!刚才夏鸣手腕转的那下,刀身弯得跟月牙似的也都没断!】
【除了在动漫里看到过,我现实中从没用过这样的刀啊,这东西好用吗??感觉握在手里都控制不住方向。】
【武术资深爱好者根据软剑推测,这东西一般人压根用不了,受力点乱飘,没技术纯爆炸!】
【对啊,你看他切的时候手腕得稳成什么样,换我来估计第一刀就劈到案板外面去。】
【这已经不能算刀工了吧.这是艺术】
直播间的网友评论,夏鸣此刻完全感受不到。
他的注意力全凝在面前的猪骨上,连一旁评委稍大些的议论声都被完全忽略了。
他现在只是尽可能精准地操控着「血混」刀,要将整块完整的半月板结构从腿骨上剥离下来。
就算魔功能让他对刀刃的掌控力远超常人,这种操作也并不算简单。
实在因为半月板本身又肥润又黏滑,表面还裹着一层薄薄的筋膜,刀刃只要偏上半分,就可能直接戳破那层脆弱的组织。
并且他心里清楚,半扇猪身上只有两块半月板。
一块是贴在腿骨内侧弧度更平缓的「内侧半月板」。
一块是外侧边缘更窄的「外侧半月板」。
更何况,夏鸣要的不只是这两块半月板,更需要半月板下面那两块同样薄嫩的贴骨软骨。
不然单凭两块半月板,根本犯不着他费这么大功夫。
随着「血混」刀在软骨与骨头的缝隙间轻轻转动,刀刃像是长了眼睛般避开筋膜,随后一个泛着淡淡光泽的白色透亮部分渐渐与下面的骨头完美剥离。
最终,只听“砰”的一小声响动,那小块带着软骨的半月板结构稳稳落在盘里。
夏鸣低头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边缘没有多余的碎骨和筋膜后,才将之拿到旁边的清水上冲了冲。
接着他又把注意力转向「猪棒骨」前端的圆口部分。
「猪棒骨」根据前后肢,分为大小棒骨。
前肢为小,后肢为大。
平常家里熬大骨汤,用的一般就是后棒骨,因为骨髓更饱满。
而卤肉时更倾向于选前棒骨,肉质更紧实些。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体积,还有棒骨末端的软骨了。
大骨的软骨更圆润,取下来后会像个小巧透亮的白瓷碗。
小骨有很明显的对称分界,取下来后更像是一边压扁的烧麦。
这两块软骨取下来的难度不亚于半月板,特别是大骨的那部分,其软骨紧紧贴在骨头上,边缘还嵌在骨缝里,稍不注意就会弄碎,堪称整只猪身上最难取的部位之一。
他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将「血混」刀的刀尖轻轻抵在大骨软骨的边缘,小心翼翼地推动刀刃。
只见刀刃在骨缝间走了一个完整的轮转后,他手腕轻轻一挑,那块圆润的软骨便“嗒”地一声弹落在瓷盘里。
屏幕前,无论是直播间的网友还是选手室里的人,都在瞬间双眼发直!
他们只感觉有一张奶白色的圆膜被从腿骨上分离下来,其薄如纸,看起来特别像是半个被掏空了内里葡萄的葡萄皮。
当然,两者的尺寸差得远,软骨比葡萄皮可要大上一圈。
看到这部分被取下后,夏鸣手臂稍稍放松,脸上也是露出一抹微笑。
“整道料理最难的部分在此刻完成,剩下的问题,就都好解决了。”
说罢,他直接将取下来的大骨用「血饕」从一端敲碎。
“咔”的一声,骨头裂开一道缝,里面饱满的骨髓隐约可见,稍微去除了一点沾着的残渣,他随手将之放进旁边的底汤里。
而后,他又用手中的刀,开始处理其他猪软骨的部分,并最终,将他们分门别类的放到了案板上。
选手室里的孙星遥看到这一幕人都傻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夏鸣这是玩真的啊!
想起自己之前说「要磕头」的话,此刻他也是皱紧了眉头,心里默默想着。
“磕头是不可能磕头的!谁要不长眼,我就干他!”
看他就要开始耍疯,其余看笑话的人也就收回了目光。
反正他磕不磕头和其他人也没关系,不过刚才的画面要是恰好直播了,就凭刚才那一句,他下午就得上热搜。
当然,绝对是被人调侃的“小丑热搜”。
假若直播没有扫到,看孙星遥那样子定然也不打算承认,大家也就当看个笑话,随他去吧。
此刻,无论是选手室还是评委席,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夏鸣这边。
看着案板上被分类整理好、泛着些许光泽的软骨,选手们不由得下意识咽了口唾沫,接着议论起来。
“要不是我知道自己在参赛,还以为这是在上解剖课呢这处理得也太精细了!”
“没那么善良,解剖课上这部分也都是拿骨头做参考的,谁家好人专门把尖端都处理下来啊!”
“这东西费功夫我算看出来了,但它好吃吗?”
“不知道,我从来没做过完全不带肉的软骨.”
“你这让我想到一个画面,十斤精肉、十斤肥肉,最后再切十斤寸金软骨,均需细细剁作臊子。要是当年镇关西有夏鸣这手艺,也不至于被打死了。”
“别闹,他就是能切,也得有这么多猪给他切,你看夏鸣这半扇猪的软骨,加起来哪能有半斤,更别提寸金软骨了。”
“等等,别说什么鲁智深了,夏鸣他.又下刀了!”
只见比赛场内
夏鸣拿过已经塑好形的「肋排软骨(猪脆骨)」,用「血混」刀开始进行施展平刀刀工。
「平刀」,本是华夏料理刀工里最基础的技法之一。
其操作较为简单:将食材平稳地放在案板上,刀刃与食材保持平行,然后从一侧将其片成薄片。
但这基础技法下,还有两个进阶分支,一个是常用的「滚刀」,一个是难度更高的「贯连薄批」。
「滚刀」常用场景是蔬果去皮,只要将圆柱形的果蔬找好角度,用刀轻轻一推一滚,外皮即可完美削下,与「平刀」一样,属于基础刀工。
而「贯连薄批」,又称「旋片」,主要使用方法是在使用「平刀法」的基础上,一边下刀,一边滚动食材,以保证食材可以被切成薄可透光的纸片。
此技法「日出之岛」名为「桂剥(桂削)」,但和华夏的片刀走天下不同,「日出之岛」的「桂剥(桂削)」之法,需要使用专门打造的刀具,并且,只能制作蔬菜。
我国「贯连薄批」属于「中阶技巧」,在「日出之岛」的考核中,常作为「高阶造型刀艺考核」内容。
且两国使用场景不同,「日出之岛」的「桂剥(桂削)」常用于「怀石料理」与「高端日料」的摆盘装饰,常围成形态。
华夏的「贯连薄批」则是用途更广泛一些,可做「极限切丝」的预备工作,也可做「镂空食雕」的前置操作。
但无论是哪种手法,都需要食材必须拥有,肉质紧密且纤维细腻的特点。
因为只有符合这个要求,才能具备足够硬度支撑刀刃连续推进,并且不会因纤维过粗导致切片边缘粗糙。
很明显,软骨并不符合这些特点
看到夏鸣稳稳的将手中的「肋排软骨(猪脆骨)」处理成了薄可透光的软骨长条薄片,台上七位评委直接沉默了。
他们非常明白,自己就算拿到了那块猪软骨,也十有八九做不到这种刀工。
毕竟「韧性结缔组织」和蔬菜里面的「纤维组织」压根没有可比性,前者除非0失误,不然决计不可能处理成薄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