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百无禁忌马秀才!(1/2)
第161章 百无禁忌马秀才!
荣园育婴堂。
陈顺安并未惊动那管事夫妻俩,悄然进院,观察四周。
小院里十来位精壮少年,在黎家请来的教头操练下,热火朝天的站桩、打磨气血。
地面上散落着大小各异的石锁,四周梅桩上还吊着沙包,兵器架上刀枪剑戟等基本兵刃一应俱全。
不远处,甚至还有几匹骏马,围着布置有红心箭靶的校场奔驰。
而这些少年,经过这段时间的吃食滋补、习武锤炼,虽不算筋骨强健.
但精气神跟往常那孱弱似怪物的模样,已经有天翻地覆的改变。
一精壮少年,将腰一趁,双手怀抱五百斤石锁,稳若泰山,猛地一丢,飞出十余丈的距离。
一白净少女,弯弓搭箭,只眼一斜,箭矢如白虹掠日,正中数十步之外的箭靶红心。
“大彪哥力气真大呀!这就是天生怪力?看样子都快聚劲力,成入流武者了吧?”
“小姐才俊呢,百步穿杨也不过如此,真是神箭手呢!”
荣园育婴堂还是有沧海遗珠的。
比如牛大彪、杜小两人。
而陈顺安并未打扰这群少年习武,快走几步,来到一竹庐学舍。
念书声有气无力地飘了出来。
马秀才手持戒尺,一身粗布衣裳,洗得分外洁净,正吹鼻子瞪眼,破口大骂着。
“愚不可耐,朽木不可雕也!”
“最简单的《千字文》都记不住,谈何科举当个学童?”
“《赞陈顺安修屋恤孤功德记》?什么文章,狗屁不通!小小年纪就满是阿谀奉承之语,简直,简直,简直是要气死马某!!”
陈顺安刚踱步到堂舍之外,便听得马秀才满口之乎者也,还在锐评某个顽童给自己写的传颂功德录。
他不由得缩了缩脖子,有些尴尬。
马秀才正骂着,似乎察觉到什么,抬头一看,便见陈顺安那讪讪模样。
走出学舍,马秀才面容渐缓,拍拍双肩灰尘,郑重地朝陈顺安鞠了一躬。
陈顺安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搀着马秀才。
“马秀才,何至于此?陈某可当不起。”
“我这一拜,拜的是你修屋恤孤,给这群孤儿们授武习字的功德。若你都受不得,天下也无人能受得。”
“马秀才言重了,陈某可非什么不图回报的大善人,也有自己的索求和谋划。”
“君子论迹不论心,圣人都尚且有色欲之心,更何况凡人乎?”
陈顺安闻言,摇了摇头,不提这茬,转而问道,
“马秀才,不知有多少学童,能听懂你传经授业,有望科举?”
陈顺安的确有自己的私心。
既然知晓圣朝科举的隐秘,他便想以荣园育婴堂的孤儿当做试验田,看看是否有人也能科举入仕,替他走一遭。
扶持心腹,挺进朝廷,看看科举尽头的那些官员,到底是何玩意儿。
哪知道马秀才闻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道,
“一个都无!”
“都是些榆木脑袋,冥顽不灵!”
陈顺安有些尴尬,咳嗽一声。
有没有可能,不是他们过于愚钝。
而是你传授的四书五经,过于晦涩超纲。
而且若无意外,他陈顺安也是马秀才口中的榆木脑袋。
毕竟马秀才说的那些道经武略,哪怕是现今的陈顺安,也有许多不解之处。
更何况这些大字不识,出身卑微的孤儿了。
“想在圣朝通过文试入仕者,真是万里挑一,也得具备某种特殊禀赋才行。”
陈顺安一脸遗憾。
“不过倒是有一女婴,颇为奇怪,平日啼哭不止,但一听马某教书念经,便止啼乖巧,躺于竹篮中,甚至废寝忘食,不知饥渴。”
马秀才正说着,走回学堂。
然后居然抱出一尚在襁褓中的女婴。
唇红齿白,那双眼睛宝珠也似,就如在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让人一看就忍不住心生怜惜。
正是那日丢弃于壁柜之中,父母本是忠良之后,被香妙心清膏逼得家破人亡的那家女婴。
陈顺安有些哭笑不得,道:“这女婴不会是什么神仙转世,破了胎中之迷吧,居然还能听懂你教书念经?”
“那咋知道,说不准是文曲星转世呢!”
马秀才膝下无子,就和自家丑媳妇相濡为沫多年,此时对这女婴,倒是颇有视如己出般的疼惜。
“对了。”
马秀才似乎记起什么,将女婴放回学堂后,双眉紧皱,面露冥思苦想之色,从怀里取出一份保状,道,
“顺安兄不妨帮我参谋一二。前些日子,王县丞不知为何,忽然举荐马某出任会同四译馆的‘乾宁使’,专司乾宁国访圣期间,一应接待、下榻、日常起居翻译等事。
更说会推荐我去越山道院进修,他日做他的幕僚。”
陈顺安愣了下,道:“这不是好事么?不对,王县丞又是如何看重你的?”
陈顺安没想到这么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