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露西,赛高!(1/2)

第163章 露西,赛高!

【非常老套传统的boy meet gril式的爱情故事、看似恐怖但却没有新意的夜之城、还算有亮点的几场动作戏,

赛博朋克的元素运用太简单浮于表面,所谓的高科技也仅仅是把现有的技术换成了更具视觉效果的表达。

但为什么电影会这么受欢迎,只有一个原因,露西她太性感了!】——《好莱坞报道者》

【阶级固化的尖锐批判,科技异化的人性悲剧前奏,夜之城离你我并不遥远,大卫或许就在你身边。】——《纽约时报》

【放弃了挖掘赛博朋克思想内涵,反而将娱乐性拉满的爆米商业片,如果你没看懂《黑客帝国》,《边缘行者》不会让你失望。】——《视与听》

电影上映3天,北美首周末票房成绩达到了5140万美元,这般成绩成功超越了《黑客帝国1》。

媒体评论虽然言辞间有些尖酸刻薄,但整体上承认《边缘行者》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优秀爆米片。

观众口碑比媒体要好很多,烂番茄新鲜度达到了88%,也就是说将近9成的观众都对《边缘行者》感到满意。

‘贴近生活’的夜之城让美国的观众感觉很‘亲切’,帮派文化他们理解起来也很轻松。

一些特别喜欢电影的观众已经学着电影里的大卫与露西去整发型了,

甚至个别人还把义体改装的痕迹直接纹在了身上,就比如说脖子处的芯片插槽与数据口,手腕处的数据线,还有机械义体在肢体上的拼接痕迹。

陈元怀疑要是电影三部曲搞完,【创造一种流行文化】这个高难度成就任务说不准还真能给完成了。

日本首周末票房也干到了1162万美元,口碑比美国好许多,

大量日本媒体都深入介绍了电影里夜之城的背景,带领本国民众好好回味了一下泡沫时代时的纸醉金迷美好时光。

当时的日本是真的强啊,虽然只是看上去强。

经济厉害美国人就直接搞了‘广场协议’,科技厉害那美国人就强力打压日本半导体,用市场与技术扶植起韩国来与日本竞争。

日本没法反抗,但心里肯定是不爽的。

《边缘行者》相当于是给心怀怨愤的日本人定制的无脑爽文。

电影里的荒坂大厦,没有选择直接用索尼位于纽约的大厦,而是把索尼在银座的大厦直接加高拉长,放在了夜之城的中心。

即便是最跪舔美国爸爸的日本人,看到坐落在夜之城的荒坂大厦,都会情不自禁稍微挺起胸膛。

下克上,骑在美国爸爸脑袋上输出的感觉可真踏马的爽啊!

《边缘行者》第二个路演国家正是日本。

剧组的行程对媒体没有隐瞒,本来是凌晨2点多的飞机降落在东京国际机场,但航站楼里近千名来接机的粉丝以及大量的媒体记者却让机场跟白天一样热闹。

此次接机本身也是电影宣传的一个环节。

索尼紧急增派了一个20人的保镖队伍,保证剧组人员的正常通行。

劳伦斯坐着化妆,休息室内的电视里正直播着候机厅画面,看到乌央乌央举着各种电影海报与应援牌的场面,对着陈元笑道:

“哇偶,维吉尔,这场面让我想起《黑客帝国3》上映时,日本的影迷也是如此的热情。”

“看来日本的影迷的确很喜欢我们的电影。”斯嘉丽咀嚼着口香感慨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