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中庸之道!(2/2)

她的声音清冷而坚定,却带著一份少见的郑重:“面具公子,何为中庸之道?”

这一问,如同山涧的一声钟响,將全场的目光再度吸引到萧寧身上。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等待著这位面具公子的解答。

萧寧的目光透过面具,平静地注视著洛青霜。

他站得笔直,身姿如松,面具下的神情无人知晓,但那从容的態度却让所有人感到一股莫名的敬意。

这一刻,胭脂湖畔秋风拂过,柳枝低垂,月光洒下的清辉如同將整个天地笼罩,四周一片静謐。

萧寧微微抬首,目光从台上扫过,最终落在了洛青霜身上。

他面具下的神情无人可见,但那股不紧不慢的从容气度,却足以令眾人屏息。

片刻后,萧寧开口了,声音平稳而清晰,像是湖心的钟声,直接敲击著每个人的心弦:

“所谓中庸之道,乃是天地间至高的智慧。『中』,非平庸之中,而是中正无偏;『庸』,非碌碌无为,而是执简驭繁。”

这句话一出,台下顿时传来轻微的吸气声。

不少人眼中浮现出思索之色,短短一句话,却已点出了“中庸”与“平庸”的根本区別。

萧寧轻轻抬手,指向远处的湖水:

“诸位请看胭脂湖。湖水虽平,但並非一片死寂。风起时泛波,风止时归静,这便是自然之中的『中庸』。”

“水若太满,则溢;水若太浅,则干。唯有恰到好处,才能养育万物,润泽四方。”

他的声音不急不缓,带著一种奇异的韵律,仿佛不止是对“中庸”的解读,更是对天地自然的礼讚。

观眾席间有人忍不住低声感嘆:“竟能用湖水来解读中庸……真是奇思妙想。”

佳丽席上的青衣染也不由得低声说道:“这番言语,已然让我有所触动。”

萧寧没有停顿,继续说道:

“『中庸』,既是一种態度,也是一种能力。它教人不偏不倚,不骄不躁,保持心灵的平衡。”

“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治国平天下,皆需把握『度』。若太过,则伤人伤己;若不及,则难以成事。”

洛青霜的目光微微闪动,第一次在台上露出了一抹难以掩饰的讚嘆之色。

萧寧继续说道:

“为人处世,『中庸』是『礼』的体现。与人交往,过於热情则易生骄纵,过於冷漠则易生隔阂,唯有恰如其分,方能彼此和谐。”

“以家国而论,『中庸』便是治理的根本。赏罚分明而不过苛,税赋適中而不过重,法律清明而不过严,这便是治国的『中庸之道』。”

他微微抬首,声音略带一丝激昂:

“治国者若不能把握『度』,便如驾船之人失去平衡,终將倾覆。『中庸』,便是这平衡的核心。”

此话一出,台下顿时爆发出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赏罚分明,税赋適中,法律清明……这说法简直一语中的!”

“是啊,以往谁能將治国如此精炼地归纳为『中庸』二字?”

“这面具公子的见解,果然非同寻常!”

洛青霜依旧静静地站在台上,但目光中已然多了一抹深深的思索与认同。

萧寧的声音继续在夜空中迴荡,他的语调平和,却自有一种难以忽视的力量:

“『中庸之道』,亦是修身养性之道。”

“人若不能自知,便无从修正自己的过失;人若不能自控,便难以避免情绪的偏激。”

“修身以中庸为法,能自省而不苛责,能自励而不过度,这便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萧寧的声音微微一顿,隨后继续说道:

“许多人误以为『中庸』是妥协,是平庸。其实不然。中庸之道,乃是化繁为简,以最平实的方式化解最复杂的问题。”

“中庸不是逃避,而是直面矛盾后的最佳选择;中庸不是平庸,而是大智慧。”

这一番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许多人心中困惑的锁。

观眾席间,有人忍不住点头,低声说道:“原来『中庸』有这么深的內涵!我之前竟一直误解了。”

“是啊!將繁杂的人情世故、家国天下,都归纳到『中庸之道』,这种见解,真是绝妙。”

佳丽席间,红衣翩翩轻轻鼓掌,眼中透著欣赏之意:“这位公子,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洛水瑶则轻声说道:“他的见解,已然超越了世俗的藩篱,直指人心的本源。”

卫清挽站在观眾席一角,目光复杂地注视著台上的萧寧。

她的心湖已然被这番话语搅动,思绪如波涛般难以平静。

“如此胸襟与见解,果然不像凡俗之人能拥有。”

卫青时轻轻点头,语气中带著一抹欣慰:“姐姐,他的才情,已然不需再多怀疑。”

湖畔的议论声渐渐平息,而洛青霜的目光则深深锁定在萧寧的身上。

她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清冷,却带著一丝讚嘆:

“你对『中庸』的解答,確实有其独到之处。”

“不过,『中庸』二字所蕴含的哲理远超寻常,我需要再问你几句,以探你的见地是否真的深刻。”

她微微侧首,语气带著一丝试探与严肃:

“你所言的『度』,面对人心的贪婪与欲望时,又该如何掌控?”

全场再次屏息。萧寧的解答,已然震撼眾人,而洛青霜显然意犹未尽。

这个问题,比之前的考题更为尖锐,也更加具体。

在场眾人听到这个问题后,不少人心中暗自一惊。

“贪婪与欲望,確实是人性中最难以平衡的部分啊!”

“中庸之道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是啊,贪慾之心一旦滋生,如何能以『度』去约束?”

席间议论声虽低,却已然传递出眾人內心的复杂情绪。

佳丽席上,青衣染轻声嘆道:

“这確实是一个难题,面对贪婪和欲望,『度』该如何掌握,怕是连圣人也难有完美的答案。”

洛水瑶则目光悠然,轻声说道:“我倒想听听,这位面具公子,会如何回答。”

丹凤朝阳抱臂而立,嘴角带著几分审视之意:“这次的考题,恐怕没那么容易答对了。”

卫清挽站在观眾席一角,目光深深锁定在萧寧的身上。

她心中隱隱有些紧张,虽然不知道为何,却感觉接下来的回答,或许將成为一场真正的考验。

台上的萧寧,依旧从容不迫。

他面具下的目光深邃而平静,仿佛洛青霜的提问並未让他感到一丝压力。

他轻轻拂袖,站直了身形,声音平缓却清晰地响起:

“前辈所问,乃是人心的根本。贪婪与欲望,確实是最难掌控的力量之一。”

“然而,中庸之道,便在於以『理』驭『欲』,以『礼』制『心』,最终达成內外的平衡。”

此话一出,观眾席再次陷入短暂的寂静,隨即便是细微的惊嘆声。

“以理驭欲?以礼制心?这是什么意思?”

“听起来很有道理,却好像又很抽象……”

萧寧看著台下的反应,似乎早已预料到眾人的疑问,他缓缓开口继续道:

“贪婪与欲望,是人性的一部分,不能简单地压制,更不能完全放纵。中庸之道讲究的,是在允许適度欲求的同时,以理性与规则加以引导。”

他微微侧头,目光投向远处的胭脂湖:

“诸位请看这湖水。湖水为何如此静謐动人?因为它有岸。”

“若无岸约束,湖水便成了无边的洪流,反而会毁灭一切。”

“人心亦如湖水。欲望便是湖中的水,规则与理性则是湖的岸。若岸宽水浅,欲望便无害;若岸窄水深,便会酿成灾难。”

这番比喻通俗易懂,却又直指人心本质。

佳丽席间,墨玉莲轻轻点头,讚嘆道:“他將欲望比作湖水,规则比作湖岸,这个比喻,实在是绝妙。”

青衣染亦忍不住低声说道:“確实,这样的解答,既深刻又简单,令人信服。”

萧寧缓缓迈步,目光平静,却又带著一种直视人心的力量:

“若论治国,则需在『礼』与『法』之间找到平衡,以规矩约束人心,以恩义感化民心。礼法相辅,刚柔並济,方能稳定天下。”

“若论修身,则需以理性战胜欲望。贪慾过度,则反噬自身;过於克制,则损害本性。人应当自知,明白自己的需求与底线,在得与舍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他说到此处,微微停顿,目光转向洛青霜:“这便是中庸之道在欲望与贪婪中的体现。”

洛青霜目光微微一凝,沉默片刻,缓缓点了点头。

台下的议论声已然如潮水般涌起。

“如此精妙的回答,確实让人震撼!”

“是啊,他將贪慾、人性、规则、治国之道完美结合在一起,简直是前所未有的智慧!”

“这样的见解,恐怕连洛神女也难以挑出毛病了吧?”

佳丽席上,红衣翩翩嘴角带笑,低声说道:“这位面具公子,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白霽雪站在洛青霜身后,目光复杂地看著萧寧,心中暗自感嘆:

“师尊的题目,曾经难倒了无数人。可他却能用这样简单却深刻的方式作答,这才情与智慧,確实超乎想像。”

卫清挽站在观眾席,双手紧握著衣袖,目光复杂地注视著台上的萧寧。

她的心中,泛起了无尽的涟漪:“这个人,究竟是谁?为何能有如此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