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暴风雨前(2/2)

内迪姆帕夏离开了托普卡帕宫,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即位之初励精图治的苏丹如今变成了这样。

阿齐兹当初宣称将要像两位前任苏丹一样推行改革,为此他采取措施控制宫廷的开销,动用国家资源时十分节约。但他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做法:在皇宫里,他先是钱打发了亡兄多到数不清的姬妾,随后为自己打造了规模庞大的后宫,单单在宫中服务的宦官就多达3000人,铺张奢靡的程度超过了其兄长。

在政策方面,他对所有的改革方案都加以阻挠,让反动势力心满意足。由于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的落败,法国的国际地位下降,苏丹因此也不再受到法国自由主义的影响。最终坦志麦特改革和其后的宪章改革条文成了一纸空文。

但不要以为内迪姆是什么好人,当上大维齐尔后,很快他就加剧了行政管理上的混乱:他放逐了以前的大臣,还让官员们“不停地轮转”,总是迅速地将官员解职,或是让他们频繁变更职务,以免任何人获得可能与他匹敌的影响力,也免得他们削弱苏丹的绝对权力。

在阿里帕夏于1871年逝世后,也是他鼓励苏丹实行独裁统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政治力量帮助苏丹掌控局势,这项举措导致了广泛的行政管理和政治混乱。

尽管坦志麦特改革拥有一套磋商机制,还经常有一些好高骛远的长远许诺,但改革的推行完全仰仗于苏丹法令的权威性。而且,苏丹的法令还经常受到不负责任的大臣的制约。

在他哥哥之后,阿齐兹苏丹把不受制约的专制统治推向了顶峰。他思想反动,也不受任何自由原则的制约,通过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和顺从于他强大意志的组织紧密的官僚体系管理国家,从而成了一位拥有绝对权力的专制君主!最终因为国内粮食问题和反对力量聚集,于1870年起,渐次开始采取较高压统治。

回到官邸,内迪姆帕夏刚坐下,管家就捧着一封密信进来:“帕夏大人,鲁米利亚总督急报,叛乱者联合了塞尔维亚的游击队,已经占领了索菲亚城,还切断了君士坦丁堡到多瑙河的商路。”

他猛地攥紧信纸。就在这时,窗外传来火枪的轰鸣声,紧接着是人群的尖叫。内迪姆帕夏冲到窗边,只见常胜军正围着城南的羊毛商栈开火,商栈的木门被轰出大洞,几个羊毛商举着白布投降,却被士兵拖拽着扔上囚车。可远处的广场上,抗议的市民越来越多,有人举着“还我粮食”的标语,有人点燃了苏丹的画像,浓烟滚滚,几乎遮住了半个天空。

第二天,广场上就出现了几十人的尸体,都是以暴动罪名处死。苏丹还把他们扔在广场上,以儆效尤。

越来越多的人对苏丹不满,他们要求奥斯曼政府提供帮助,而在波斯尼亚、保加利亚等地,当地民众直接起义,他们攻占了大部分的乡村和城镇,奥斯曼则派新军镇压,为了更快结束,连首都里的军队都调拨了一部分,这直接让当地的防御能力下降。而为了弥补,内迪姆帕夏下令将埃迪尔内的部分驻军转移到首都。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举动加快了葬送苏丹和他自己的过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