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非洲外交(2/2)
艾哈迈德苏丹心中已有定数。索科托虽人口众多,却因缺乏独立商路,始终受制于英国;伊朗的提议既不触及主权,又能打破贸易垄断,还能借其获得麦加圣地的更多认可,百利而无一害。
他看向宰相穆哈迈德,对方悄悄点头。苏丹随即直起身,沉声道:“真主指引我们走向合作,索科托接受伊朗的提议。”
次日清晨,索科托宫殿的议事厅内。艾哈迈德苏丹与穆罕默德·礼萨分别拿起蘸满墨汁的羽毛笔,在铺展开的羊皮卷协议上签下名字——协议明确:伊朗负责建设贸易驿站、投资工厂,索科托优先供应农产品,两国互派商队专员,共同开拓欧亚非三线贸易。
这对两国来说是一个双赢,索科托与伊朗合作,等于开辟了一条不受英国控制的、直通中东和亚洲市场的陆路贸易通道。艾哈迈德苏丹通过促成这项协议,向国内的部族长老和民众展示了他有能力为国家带来新的财富和发展机会,这能极大地巩固他的统治权威和合法性。
对伊朗来说,在索科托北部修建贸易驿站,等于伊朗在撒哈拉商道的南端打入了一个战略楔子。这条古老的商路连接着北非地中海沿岸和西非富庶地区。伊朗借此能绕过英国控制的海岸港口,直接与非洲内陆进行贸易,将丝绸、瓷器、地毯、武器输入非洲,利润更为丰厚。
艾哈迈德握住礼萨的手,目光望向远方的商路:“愿真主保佑这条贸易之路,永远繁荣。”
“从今日起,撒哈拉的风沙与红海的波涛,都将成为两国友谊的见证。”
而为了表示诚意,索科托愿意为伊朗企业免征两年的税。并且苏丹本人会亲自前往麦加朝圣,在当地停留期间会和沙阿见面。而且说不定等他回来,会是一个什叶派信徒呢。
这还仅仅是伊朗在非洲外交的冰山一角,对于独占马达加斯加的岛国——梅里纳王国,伊朗也是派人前去讨论贸易法案。
梅里纳王国对于伊朗是提防的,因为在这之前他就已经拒绝了英国的贸易联盟和法国的臣服条件。而伊朗只是想要扩大和他们的贸易。
而且梅里纳也是南部非洲工业化仅次于开普殖民地的地方,不仅有一些发达的工业,还有大量的新式学校,拥有学生4000人。
伊朗和梅里纳的贸易条约更显得比英法公平,只需要削减特定商品的进口关税就行,而这些可是必须要进口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