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伊朗对奥斯曼的影响(2/2)

但他们不讨论,自然有人讨论。奥斯曼帝国的翻译局中,数十名翻译讨论着改朝换代的可能。

随着改革的发展,奥斯曼出现了现代官僚阶层,尤其是1833年奥斯曼翻译局的设立及其规模和重要性的增长,使帝国的现代官僚阶层在制度框架内开始形成了强大的势力,成为日后推动改革的主要力量。以这些新的官僚阶层为核心,现代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应的管理机构发展起来了。

这些新型的社会力量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希望保护国家机器免受来自内部的和外部的威胁。但奥斯曼的情况实在让他们失望,地方分离主义与日俱增,他们希望建成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但内部效率低下,大部分改革措施流于表面,注重其他宗教的平等却忽视了支持自己的逊尼派人员。结果就是谁也不高兴,他们都想要离开奥斯曼帝国,重新组建自己中意的国家。

“也许我们应该让伊朗的纳赛尔丁沙阿成为奥斯曼的苏丹,这样就能摆脱被俄国欺辱的情况。”高级翻译雷杰普说着情况,他们比伊朗改革早,但结果却不如伊朗,这上哪说理去?

“说的好听,但这样的话俄国肯定会再次向我们发动战争。到时候又是战争失败怎么办?”

“总比现在死气沉沉好吧,两千年前我们还和伊朗是一家人。现在又有什么关系呢?”

说着,他拿出一张纸。“看吧!“雷杰普的指甲重重划过,几乎要戳破纸张,“阿卜杜勒苏丹的伦敦贷款还没还清,他的侄子又要把埃及卖给法国人了!“窗外恰逢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渡轮鸣笛,凄厉的汽笛声像是帝国垂死的呻吟。

“两千年前居鲁士大帝的军队曾踏遍这片土地,“他声音发颤,“可现在呢?连保加利亚的土匪都敢袭击我们的海关!“

角落里始终沉默的老翻译哈桑突然咳嗽着点亮水烟壶,烟锅里的炭火明灭不定:“你们可知道伊朗人在安纳托利亚东部修铁路,给的工钱是这里的三倍?“他吐出的烟雾在空中结成奇异的圈。

争论持续到凌晨,当宣礼塔传来晨祷的呼唤时,哈桑从哪个角落拿出一个青铜匣子。开启时泛黄的羊皮纸散发出樟脑味。

“这是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后,与波斯白羊王朝签订的密约副本,其中明确规定“两圣地的守护权由奥斯曼与波斯共持“。“法提赫苏丹的遗产,为什么不能让更强大的伊朗继承?“

话虽如此,但他们也是奥斯曼的官僚,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可是会让其他人攻击的。而且,他们也没有军队的支持。因此仅限于说说,但就算这样也已经很有勇气了。

一个星期后,伊朗工商大臣拉巴尼和奥斯曼财政大臣卡米尔在君士坦丁堡签署了两国商贸条约,奥斯曼将继续给予伊朗贸易优惠,并且伊朗在奥斯曼投资建设工厂和商铺奥斯曼将给予税收优惠。

在这以后,伊朗的商品可以自由地进入奥斯曼帝国,中央政府因此失去了专卖、税收、关税等许多商业方面的特权,本来这些权利可以用来防止帝国财政的进一步恶化。为了将货物销售出去,奥斯曼不得不继续给予伊朗优惠。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但这也进一步扼杀了奥斯曼内部的投资,殖民地化明显。

阿齐兹也让他的几个侄女和穆拉德见面,但对方没有太大兴趣。自己还很年轻,结婚对他来说太早。缓几年再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