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1866年结束(2/2)
伊朗提供的贷款很好的缓解了他们的紧缺,这也在无形中将巴拉圭绑上了伊朗的战车。原本的独立地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靠伊朗市场生活的国家。
但这样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有伊朗资金的加持,自己也能从过去的那种情况拉回来。接下来就是招募移民,开垦耕地,还有一堆的事等着他们去做。
巴拉圭也在7月12和巴西乌拉圭签署停战协议,战争正式结束。巴西失去了大量的土地,尽管当地是还没有开发的雨林。但对于佩德罗二世来说,这足够让那些自由派闹事。奴隶问题不得不处理,国内经济也是一团乱麻,这足够他这位皇帝忙活一阵子了。
最大的赢家应该就是阿尔占苏丹国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在阿巴斯的手中。而为了好好管理,阿米尔,这位前伊朗大维齐尔也来到当地,成为了苏丹的大维齐尔。利用他的行政经验,开始对当地进行改造。
当地最重要的就是农业,为了经营这么大片的耕地,阿尔占农业公司成立。法定资本150万里亚尔,拥有耕地十二万亩。这也是当地最大的一家企业,负责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
当地跑不了的白人也认命在当地住下,除了在宗教文化和语言上有些融合痛苦,其他的倒也没什么。苏丹对他们比总统对他们要好,虽然自己失去了政治权,但获得了安稳生活的前提。
从1861年开始,南北美洲的格局就开始重新洗牌。美国不再是一家独大的状态,欧洲重新渗透进去。
在北美,美利坚合众国、美利坚联盟国、墨西哥、法属路易斯安那、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以及密歇根、威斯康星、明尼苏达和密苏里、印第安五个小国在夹缝中求生存。原本的英美斗争变成战国时代,这样也能在北美看着好戏。
法国对于这片殖民地相当重视,拿破仑三世给予当地非常高的优惠。鼓励银行投资当地,四年后,法国已经在路易斯安那投入超过三亿法郎,不少贵族也在当地购买土地安家。这里简直比阿尔及利亚还要重要,原本打算移民到阿尔及利亚的法国移民宁愿多点钱,也要前往路易斯安那。
英国在推动加拿大邦联成立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却显得非常叛逆。原本这里依靠淘金起家的,但这股风潮退却时民众也跑了。但不用担心,爱尔兰人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将近150万爱尔兰人从五大湖来到此地,他们成为当地丰富的劳动力来源。
和大多数人一样,农业和开垦成为了他们的第一从事的行业。而且和美国人不同的是,他们学会了和印第安人和平共处,双方通婚的案例非常多。铁路也建设起来,在这么多的地方,没有铁路怎么行?
他们自发组建了镇议会、市议会,1865年,哥伦比亚省的省代表议会成立。从中选举出代表前来进行政策讨论,而英国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成本太高,只能如此。
最后的墨西哥倒也挺平静,好不容易稳定下来,自然是发展经济。不用看美国佬的脸色了,他们也能自由自在的进行交易,没有比这更好的例子了。
1866年也是世界和平的一年呢,尽管这样的和平是脆弱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