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南美洲战事(2/2)

至于另一个敌对国家智利,巴塔哥尼亚选择拉拢秘鲁和玻利维亚来抗衡。玻利维亚是个弱的,所以重点就放在了秘鲁。

秘鲁也是第一时间前往波利斯,和总督穆斯塔法会谈。因为对智利扩张的担忧,秘鲁想要获得更多的盟友,来保护他的鸟粪矿产。

秘鲁沿海盛产鸟粪,早在印加时代就在农业中广为施用。从1845年开始,鸟粪和硝石的出口繁荣促进了秘鲁工业化的启动。当时英国推行集约农业,德国开始搞农业化学化,两国都需要大量肥料,国际市场对鸟粪需求的激增和价格上涨,推动了鸟粪的发掘和出口。

在二十年里,秘鲁共出口鸟粪680余万吨,收入近5400万英镑。但它并没有给大多数人带来好处,因为鸟粪收入的一半以上被用来扩大文官人数和军队,剩下的包括扩建铁路网、还清内外债务等。并且使国家越来越习惯于依靠外国贷款。

当智利虎视眈眈时,秘鲁也开始合纵连横。他先找的是曾经组建邦联的玻利维亚,和他签订同盟条约,规定要是智利打过来,他们就一起出战。但就凭他们这些军队,恐怕也不是智利的对手。因此,当巴拉圭战争爆发后,他们自然就找上门来。

巴拉圭的洛佩斯自然是同意结盟,他的野心可不只是规划的那样。他想统一玻利维亚,巴西大部分,最后成立一个史无前例的巴拉圭帝国,他本人就是帝国皇帝洛佩斯一世。

因此他也很快签署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成型。

而在波利斯,秘鲁特使曼努埃尔和穆斯塔法讨论情况。但显然穆斯塔法对贸易和国际承认更有兴趣,至于智利,巴塔哥尼亚反对,但不会加入对他的战争,这是由地形决定的。

此时的南美洲陷入了最混乱的时候,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和巴塔哥尼亚打的正欢、秘鲁和玻利维亚组建针对智利的同盟、格拉纳达、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更是摩擦不断。这样的情况下,巴塔哥尼亚的站队直接影响事情走向。因为他的背后,是伊朗。

在贸易合作上,秘鲁、玻利维亚、巴塔哥尼亚都拥有不少的出海口岸,巴拉圭方面也能够通过巴拉那河连接出海口,商人可以通过利用出海口,将国内珍惜的名贵木材、矿产资源出口到远东地区、欧洲等地,同时再进口丝绸、茶叶等货物,转手卖给其他国家获取利益。

不过除了巴塔哥尼亚,其他国家的商业阶层还没有发展起来,最发达的秘鲁也不过是属于英国的买办。这就需要伊朗商人出手了。

巴塔哥尼亚和玻利维亚、秘鲁签订协议,允许巴塔哥尼亚和伊朗商人在两国国内自由活动,只需要缴纳8%的税收就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巴塔哥尼亚暂时加入同盟,但是防御性的。也就是说,除非智利率先开战,否则巴塔哥尼亚不会进攻。

能有这样的结果,秘鲁也是很满意了。不管怎么样,能多一个盟友是一个。他们随时会盯着智利,有什么动静就会反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