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推动(1/2)
第328章 推动
教育和同化一直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民族融合是大势,而眼下阿拉伯半岛大部分部落都已经臣服伊朗,对于他们管理的人员,自然是竭尽所能的同化教育,不要让他们分离。
奥斯曼对阿拉伯人的同化政策被伊朗借鉴,给予这些部落首领政治和经济权利。对于底层民众,则发展工业让他们进入工厂打工,让他们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
在宰赫兰,伊朗在半岛上设立了第一所大学,宰赫兰大学。课程设置兼顾了波斯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传承。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被列为必修课,学生们在学习自己文化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对方的历史和传统。
伊朗鼓励部落的孩子进入宰赫兰大学学习,通过教育增强他们对伊朗文化的认同感。现在是工业时代,以前的那些同化方法效率太差,现在好了,有了铁路和电报,再远的地方都可以马上收到消息。
奥斯曼对阿拉伯半岛地区的同化也有,而且持续了几百年。成功让北部地区的部落效忠他们,但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以往那种情况已经不顶用了。伊朗支持的什叶派部落将他们的势力驱赶到汉志地区,而为了巩固他们的地盘,自然要更加依赖伊朗。
波斯湾沿岸地区的经贸文化也影响到内陆,胡富夫、利雅得等城市随着商贸的开通繁荣起来。利雅得因为处于半岛中心,加上周围有绿洲农业,因此可以单独建立一个省份。
纳赛尔丁对半岛的投入是前所未有,英国人不知道这个地方有啥可以投资的,不就是可以出产点珍珠、鱼、还有一部分粮食。难不成他能挖出黄金来?
不管英国人怎么看,反正伊朗对半岛投资还要继续下去。这点毋庸置疑。
“沙阿,利物浦的已经涨到60美分了。”
赛义德没想到价格在几个月内涨的这么快,抛出去的话可以获得六倍的利润。
“再等等,战争不会这么快结束,估计价格还得涨。”
目前英法等国的纺织厂原料基本告罄,真正的暴涨还在后头。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南方顶得住北方的进攻,不然怎么会游说南方推动铁路建设来让英法入局。
伦敦政府很有兴趣,而且投资也不高,帕默斯顿马上表示要投资500万美元。法国也不甘落后,要投资300万美元,另外两国还会提供1800万的贷款。
伊朗投资的少,也有150万美元。然后,南方铁路公司成立,并且拜托英国商人去伦敦发行股票。一共25000股,一开始每股价格1.25美元,后来直接炒到3.75美元。
不仅是里士满到新奥尔良的铁路,还有其他地方的铁路都在计划中。这些如同诱饵,正在诱惑英法两国的投资者一步步支持他们。
铁路的建设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还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南方邦联计划利用铁路网络快速调动军队和物资,增强对北方的防御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