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阿拉伯人(2/2)

最大的礼物则是修建一条环波斯湾铁路,从阿巴丹出发,经过科威特城,最后到达宰赫兰,期间的费不用他们部落掏钱。

这样的条件是埃及和奥斯曼都没有给的,趁着现在伊朗和奥斯曼开战,他们出手,就能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到时候他们不论要什么,伊朗都会给的。

“那好,既然如此,各位都开始行动吧。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最大力量杀伤奥斯曼军队,剩下的,伊朗会出手。”

酋长们组建的军队开始在美索不达米亚对奥斯曼进行袭扰,宣布向奥斯曼发动圣战,这对于奥斯曼来说又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不过也不是所有阿拉伯人反对奥斯曼,以麦加和麦地那为统治中心的汉志地区在脱离埃及统治后再次向奥斯曼表示效忠,承认奥斯曼苏丹为唯一的哈里发。

阿里·伊本·穆罕默德是奥斯曼帝国任命的汉志地区的埃米尔和麦加谢里夫,作为交换,他们要承认奥斯曼的正统地位,哪怕有埃及和伊朗这样的异端也要反对。

这次也是一样,麦加谢里夫仍然坚持奥斯曼苏丹的地位。但阿里明显感觉到局势变化,因为有不少阿拉伯部落转投了伊朗这让他挺意外的。

1517年,奥斯曼苏丹塞里姆一世攻克开罗后,俘虏了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后裔、名义上的哈里发穆泰瓦基勒后,自诩伊斯兰世界的新任哈里发。这事儿遭到了广大阿拉伯人的反对。

关键时刻,阿拉伯人的代表、麦加城的世袭统治者谢里夫,主动跑到开罗,将麦加圣城的钥匙交给了塞里姆一世。从此奠定了奥斯曼人的崇高地位。

有了阿拉伯代表主动投诚这事儿,导致奥斯曼帝国对阿拉伯人的统治还算比较温和,基本都是羁縻管理。让当地贵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地盘,只要按要求缴纳税收,定期参加劳役、兵役即可。

但是根据本族优先原则,奥斯曼帝国强盛时期,地方上的各级官员,基本都是奥斯曼人。阿拉伯人全都得靠边站。所以他们长期都是奥斯曼帝国旗下的二等公民。

而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帝国内部也出现了分崩离析的现象。地方上的阿拉伯贵族开始参与地方行省的治理,甚至开始截留税收,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但这些仅限于大部落和逊尼派,什叶派和小部落不仅没有获得好处,还有着被其他部落侵吞的风险,为此,他们开始了一场豪赌,而赌注就是他们自己的统治权。

阿拉伯世界分化成了三个部分:支持奥斯曼的,和伊朗同盟的,以及被欧洲列强瓜分的。三个部分各走各的,但终归逃不了被其他国家掌控的命运。究其原因,也是他们内部的家族势力太多太庞大,从13世纪阿拉伯帝国灭亡开始,阿拉伯人生活区四分五裂,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势力。到了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奥斯曼苏丹也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措施,毕竟阿拉伯人生活区过于广阔。

奥斯曼帝国拉拢各个阿拉伯本土家族,划分不同的家族统治区,给予各个家族一定的自主权。通过这种措施,土耳其牢牢统治着阿拉伯人的土地。

他们的分裂让其他国家觊觎他们所在的土地,所以在这些年中,法国攻占阿尔及利亚,英国不断在埃及施加影响力,伊朗扶持什叶派家族打压半岛老家族,这都是划分的体现。同时伊朗和英国之间的条约划定了阿拉伯半岛的范围,对于埃及,伊朗的手目前没有这么长,而且还是有两个敌人在看着这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