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两国通商条约(2/2)

外交事宜就由外交大臣和工商大臣负责,沙阿则在弗朗茨带领下在维也纳参观。晚上的宴会里,纳赛尔丁见到了那位被称为最美丽的伊丽莎白皇后。

在接下来的几天,伊朗和奥地利之间关于条约谈判进行的不太顺利。双方都想让条约有利于自己,比如在商贸方面,伊朗坚持自己的关税政策,而奥地利提出要在一些商品中保持低关税,这样的情况也就让工商大臣去烦恼好了。

不过在巴尔干问题上,奥地利的野心可是让纳赛尔丁惊讶。弗朗茨想要吞并整个巴尔干,这可是相当大的土地,也不怕消化不良。

在多瑙河公国的合并上,奥地利其实不太上心,因为在他控制的特兰西瓦尼亚拥有大量的罗马尼亚人,他担心两国合并会引起当地的分离运动。

“这也是正常考虑,但比起特兰西瓦尼亚,俄国的威胁恐怕更大,要一个他们也觊觎这片土地。”

俄国的威胁想来是奥地利第一考虑的,现在两国关系陷入低谷,必须要尽可能的制造缓冲才行,而多瑙河公国就是阻止对方再次南下的缓冲地带。

“奥地利想要获得更多土地,但他们的民族问题是个拖累。”

佩泽什基安说着奥地利的问题,奥地利的民族问题是他们对外政策的最大障碍,出于平衡考虑,奥地利不会做出贸然吞并的情况。

“我们只需要奥地利能在未来的战争中保持中立就行,也没指望他们能够出多大的力气。”

笑话,就奥地利那样的军队,不添乱就行了。谁家军队要用15种语言发命令,而且他们对军队的投入比不上普鲁士和法国,甚至连俄国都不如。

唯一能震慑对方的也就是哈布斯堡的威名以及奥地利庞大的身躯,得亏是在欧洲,要是在亚洲早就被打的开国了。

伊朗据理力争让奥地利意识到在这么下去会丧失目前已经谈好的条件,于是两国正式签订了第一份通商友好条约,内容包括互派使臣常驻对方国都,伊朗可在奥地利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两国国民可以在各通商口岸居住和工作、两国国民可以持证前往各自内地旅游、奥地利国民被伊朗国民侵犯则由奥地利官员处理,奥地利国民被伊朗国民侵犯则由伊朗官员处理。

奥地利承认伊朗关税自主,伊朗留学生前往奥地利读书会给予一定的资助。这应该是第一个承认伊朗正当权益的国家。

根据奥地利和伊朗海关的数据,两国在1854年的贸易只有340万里亚尔。而且主要是农产品和当地的特产,两国的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次跟随沙阿来的还有工业联合会成员,之前他们从奥地利考察了一些工厂,大多是维也纳和布拉格的,其他地方不是在乡下就是贫民窟。

奥地利目前最发达的还是纺织业,这对于伊朗贸易来说又是一个对手。不过丝绸和地毯是奥地利需求最大的,相信这些能创造一个旺盛的贸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