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新知识分子(2/2)

“让我们为沙阿干杯!”

“干杯!”

他们感谢沙阿和大维齐尔送他们去欧洲留学,因此他们也要回馈沙阿和伊朗,贡献自己学到的知识。

“现在伊朗还是需要进行一次大的变革,眼下我们赢得了对俄国的胜利,但还需要全方位的变动。”

说这句话的是在工商部工作的萨菲丁,“现在我国各个行业都已经建立起来,但和英国的差距还是很大,必须要提高关税,将他们的货物挡在国门之外才行。”

他们都没有想到,在英国这个自由贸易大行其道的国家竟然能让他支持高关税。

其实萨菲丁在大学图书馆找到一本拿破仑战争时期的书,里面提到为了遏制英国,拿破仑颁布大陆封锁令。刚开始的时候的确给英国造成巨大影响,但很快这个体系就分崩离析了。

很简单,因为此时的法国还没有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农业收入,而且欧洲其他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更差,大陆封锁导致了各国的农产品市场的丧失,同时还导致了部分需要依赖进口的原材料工业萎缩,如纺织工业由迅速扩张又变成迅速衰落。而且发展工业需要机器设备,需要生产技术,只有英国有。你搞大陆封锁的结果就是欧洲工业停滞,百业凋敝,一片哀鸿。拿破仑这么干的结果就是断绝了贸易,没有贸易就没有税收,封建王朝是靠剥削农民,土里刨食,没有贸易没有税收,没有税收就没有财路,等于把财路都给断了。

而且由于法国工业产品不论在价格上还是产品的品质上,它的竞争力都比不上英国产品,大陆封锁后的法国产品并非英国产品的理想替代品,因此,各个国家很难真心实意地抵制英国产品,走私现象十分严重。

从这本书里,萨菲丁总结出几条要点:第一,在工业发展的初期必须要用高关税保护稚嫩的工业萌芽。第二,就是要扩大市场,让工厂生产的商品有销路。

“虽然和俄国的条约已经废除,但还有英国,必须要修订好条约,恢复关税自主。”

听萨菲丁的话,他们都对经济有了新的认识。原本以为经济就是普通的发展工厂就行,没想到这后面有这么多道道。

“我们要像英国那样获得更多的出口,这样才能让企业有钱赚,然后他们就会扩大生产,改良机器,推动更多新的产品出现。

苏莱曼,你是开纺织厂的,你说是不是这样?”

看萨菲丁提了自己,苏莱曼说出自己的见解。

“的确,目前英国生产的布匹在质量上比工厂里生产的要好,虽然也有一部分在国内销售,但大多还是出售到远东。在交趾和清国最多,然后是亚齐。

另外我听几个同行说,法国和墨西哥的商人购买增长很快。大多是地毯和丝绸,他们对精美的图案赞不绝口。”

苏莱曼的纺织厂在战争的时候通过出售纱赚了一笔,在结束后,虽然利润暴跌,但还是有的赚。在柬埔寨、亚齐等远东地区,伊朗商品凭借优惠政策在这里打下基础。并且不断扩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