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第二阶段(2/2)

“沙阿放心,居住在哥里和附近的人都被感到北方了。”

这地方可是出过狠人,以防万一,那些居住在第比利斯郊区的人也被赶走了。他可不想让那位慈善家在伊朗出生,还是去俄国吧,沙皇等不及要去地下室了。

进入作战室,一幅北高加索地区的地图挂在墙上。众人都在巨大的沙盘上排兵布阵,准备为下一阶段做准备。

进入北高加索是伊朗的第二阶段,以支援切尔克西亚和伊玛目两个国家为借口,派遣军队北上。计划沿着黑海海岸北上,进攻叶卡捷琳娜诺达尔。这是俄国在北高加索重要的前沿阵地,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沙阿,我们准备趁着俄军还没有南下时进入切尔克西亚,帮助他们抵抗俄军。然后再进攻叶卡捷琳娜诺达尔。

同时另外一路军队会前往格罗兹尼,然后向阿斯特拉罕出发,如果成功,我们就能影响伏尔加河的航运。”

俄国的航运主要依靠两条河,第聂伯河和伏尔加河。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为俄罗斯西部地区提供了廉价的水运服务,同时也为俄国西部农业提供水源。

不管是占领还是靠近,伏尔加河肯定会受影响。伊朗目前的情况就是逼迫俄国南部经济停摆,让亚历山大二世承认现有范围。

北高加索的情况也对伊朗有利,正如这片土地本身所呈现出的复杂局面一样,俄国在该地区的管理体系也表现为一种融合多种元素的混合类型。

按照俄国当时的行政区划,外高加索地区被划分为省和县,并设立市长、县长等民事官员职务。在司法体系上,教徒山民遵循的习惯法和宗教法被俄国法律取代。这种不顾当地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举措很快引起土著民族的坚决反对。

而且北高加索地区人口也少,罗斯托夫和察里津以南,人口有154万,其中43.2万人属于黑海沿岸的哥萨克。17.2万人属于国有农民,农奴约有3.7万人。剩下的就是高加索本地人,他们在战争爆发后就和俄军进行持久的不合作。俄军只能等待援军到来给他们狠狠的打击。

而且俄国征服这里没有费太多力气,因为太弱了。从17世纪开始,才陆续有了一些以部落、民族为主体的小王国,俄国派遣了大量哥萨克骑兵冲杀这些部落式的王国。哥萨克骑兵战斗力彪悍,甚至盖过了当时的鞑靼骑兵。那些部落式的王国,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不过,俄国征服这里后没有好好治理。北高加索是俄国最贫穷的地方,同时也是暴力最多的地方。这也是俄军先支援克里米亚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要把伊朗现在的军队全都搭上了。”

纳赛尔丁看着这个计划也是有些拿不准,他太清楚英法的德行了。现在塞瓦斯托波尔提前一年夺取,估计他们正想着如何和俄国谈判。或者俄军正在筹划对伊朗的大规模行动,根据他们在莫斯科的情报,最近前往察里津的军官和士兵增加了不少,看样子是要对他们出手了。

“沙阿,这是参谋部做出来最好的作战计划。目前俄国已经撑不起大规模的征兵了,而且他们的负债再次增加,根据推算,他们最多能撑到明年6月。

而在这几个月里有相当长的冬天,俄国人一直以冬将军为杀手锏,但冬将军也会对他们造成伤害。现在是俄军最虚弱的时候,正是可以扩大战果,以便未来在谈判时多一点筹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