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经济扩张(2/2)

“真没有想到,沙阿竟然能够批准这个,原本以为没有希望呢。”

“这也是为了打开销路,不然从千里之外夺得的地方怎么治理?”

伊朗工业生产的一些商品开始销售到东方,而负责销售的正是东方的伊朗商人。但两地相距太远,伊朗本土银行目前还够不到当地,所以成立一家东方银行来负责当地金融。

此时柬埔寨和交趾百万的人口都成为了伊朗商品的倾销对象,就在殖民地建立起来的一年里,伊朗就出口30万里亚尔的布匹,并且逐年上升。在阿拉伯部落,奥斯曼,欧洲后,伊朗找到了第四个出口地方。

伊朗对于这里相当重视,总督准备将西贡建设成重要的中转港。这吸引到不少人前往这里,甚至还有英法等国的人。相信这里会很快繁荣。

拉里贾尼想了想,继续说道:“各位,这次投资是我们进入清国的第一步。英国人已经走了十几年,我们也要把握住这次机会。

但不要忘记,伊朗才是我们的家乡。我们建设工厂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将国家建设成先进的样子。只有政府强大,我们的一切才能保住。”

众人都同意这个说法,他们可没有英法那样,商人敢和政府叫板的勇气。而且你看普鲁士那样的不是挺好的吗,至少也不是俄国这样压制的。

同时为了让政府更加支持自己,他们也是尽自己的力量回报政府。比如为了对抗俄国发行的第一批500万债券,他们就购买了300万。这些钱可以用出口的来弥补。

这个冬天对于伊朗来说可是相当热闹,各个阶层的民众都洋溢在欢乐之中。毕竟在所有国家中,伊朗获得的成果最大,俄军只能在格鲁吉亚地区坚守,等待着援军到来。

但在北高加索,麻烦接踵而至。车臣人已经掌控不少地方,领导人沙米勒直接宣布独立建国,定都格罗兹尼。

车臣人在围攻格罗兹尼两个月后占领,虽然付出了4000人的代价,但获得了一个重要的要塞城市。沙米勒在当地设立底万(政府),并在北方修建防线,防止阿斯特拉罕地区的俄军南下。

此时车臣控制的人口超过30万,大部分是新月教徒。沙米勒宣布这次是他们向异教徒俄国的复仇,男女老少都要加入进来,一旦失败,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就连在奥斯曼的切尔克斯人和其他高加索人也准备借道伊朗回到属于他们的家乡。要不是活不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势头,他们一定要回去,这样就算是死,也是可以的了。

高加索地区的动乱逼迫圣彼得堡采取更加严苛的政策,同时继续从农村地区征召士兵。此时在普鲁士金融市场上,俄国债券已经是惨不忍睹,甚至必须打六折才能卖出去。银行家们倒是吃的很饱,不过俄国政府依然缺钱。

财政大臣布洛克试图通过两笔合计1亿卢布的外部贷款、发行超过4.2亿卢布的债券以及从国有银行贷款来弥补这一赤字。但因为目前的情况,导致利率必须在4.5%以上才能卖的动。有的时候利率甚至达到6%,因为不少人认为俄国完了,除非冬将军能够继续发威,不然失败是早晚的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