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我井底之蛙?”……(1/2)

由于朱丞星自杀,案件陷入了巨大的僵局当中。按理?说,随着犯罪嫌疑人死亡,案件可以宣布结案,但此案却有?诸多疑点。

朱丞星的犯罪动机是不是大家认知的那样,变态强.奸杀人?

他通过?几近戏耍的方式躲过?警方的追捕,又“金蝉脱壳”,他的前方可谓是一片生机。

他完全可以逃之夭夭、亡命天涯,选择生是人的本能,如他这?般变态强.奸杀人魔,很难想象他愧疚、自责、甚至悔恨,他连环作案三次,次次手法都堪称一绝,这?不是随意布置,而是精心安排。

难道他真的有?特殊的原因,例如早就有?厌世的心理?,或者严重抑郁症,他早就想死,但在死前,他却想做一件他心目中的大事,他的大事或许就是强.奸杀人呢?

李疏梅百思?不得?其解,但她必须努力去思?考,因为这?件案子即使以这?种方式结案,但她心里的结并未结案。

和她有?同样心情的还有?整个专案组,特别是二队的同事,从会议室回来以后,大家都坐在办公室里一言不发,每个人脸上都布满了愁云。

曲青川也不唠叨开?会了,以前没方向时?,他总是提议开?个会分?析分?析,往往大家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却能够找出案情的突破口。

然而现在,这?不仅仅是案情突破口的问题,而是整个案件已经形成了封闭证据链,这?个案子从某种意义上已经闭环了。

除了等?待案子结案,还能期待什么?呢?

下午,李疏梅翻起笔记本,又在空白纸上反反复复地画齐天大圣京剧脸谱图案,一遍又一遍,几乎有?些机械麻木了。

这?时?,门口走?进两个人,响亮的声?音也传了过?来,闫岷卿打招呼道:“夏局来了,大家也别都垂头丧气了,来,一起开?个会吧。”

原来是夏祖德过?来了,李疏梅慢慢从几乎快趴着的姿势直起身子。

很快,二队所有?人都坐到了会议桌前,夏祖德坐在正前方,双手相搭放在桌上,目光炯炯,不怒而威。

他在李疏梅眼里,和家里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家里的老夏很随和、和蔼、甚至有?些小老头的快乐风范,也许那是老夏于她和李老师的特殊一面,所以李老师总把?他呼作“老实人”。

但在局里,他虽然也会笑,但绝对没人会认为那是和颜悦色的笑,一张平易近人的面孔下总是暗藏“杀”机,局里被他骂过?的人,被他批评过?的人,早就领悟了他的本领。

此刻的夏祖德先是瞧了瞧李疏梅,又朝大家扫视了番,平静地说:“我知道大家心里的想法,朱丞星为什么?选择自杀,这?是一个疑点,你们没办法解开?,但也不能气短对不对。任何人在任何困境下都可能做出意想不到的事,如果那个人还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他做出哪种抉择,外人都无法得?知。”

李疏梅默默倾听,她听出老夏话里的意思?,是让大家试图去理?解朱丞星当时?的心理?。不过?老夏很快就否定了她的猜测,他说:“我让岷卿请了一位知名心理?学方面的教授,来给大家做一些答疑,也许可以为大家解惑。”

老夏的一番话说完,大家的精神都振奋了许多。唯独费江河却似有?别的想法,慢吞吞地说:“夏局,这?种心理?学教授真的就知道朱丞星当时?的心理??”

马光平低了低头,暗暗叹了口气。

闫岷卿严肃说:“老费,夏局的话你是听不明白?教授是来给大家解疑,不是来给大家判案的,找答案还是得?我们自己找。”

费江河被“教训”了番,铁着脸没再说话。

夏祖德没再理?会这?个小插曲,继续说:“理?论上,心理?分?析和证据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说,心理?分?析只是辅助大家的一个途径。”他偏了偏头,对闫岷卿说,“岷卿,这?个案子还没有?结束,你要把?整个证据链再梳理?一遍,从朱丞星第一次犯案到死亡这?段时?间,他的生活轨迹,社会网络,还有?他和三名死者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这?些都要查清楚,一个完整的证据链应该具体到细节上的尘埃。”

他铿锵有?力对所有?人道:“每一个细节都应该做到相互印证,逻辑自洽,指向一致,绝不能出现漏洞和矛盾。”

闫岷卿立刻站起身说:“是,夏局,您放心,我一定不遗余力地办妥。”

小会结束,闫岷卿送夏祖德离开后,又折返回来,给大家布置了任务,由二队调查朱丞星的社会网络,重点调查他和三名女性受害者之间的联系,哪怕是他曾经在哪个商场见过?哪个受害者,事无巨细查明清楚。

而老贾的一队,则须查明朱丞星的所有?生活轨迹,不放过?他在三次作案前后买了什么东西,去了什么?地方,接触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举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