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怎料初阵即巅峰(2/2)

所以也难怪白山铃木与黑水劫,急着撕开德州卫十二连营的防线,进攻山东。

知己知彼,秦深理顺了思路,决定不避战,就在此处利用地形,给予北壁西路军当头一击。

他先吩咐狄花荡:“派一小队斥候,持我令牌折返,向德州卫指挥使预警敌袭,叫十二连营加强城防戒备,务必守住德州、故城一线。”

接着他就近登高,观察地形。

此处地形平坦开阔,黄河故道纵横,因为晚秋的季节性枯水期,河面可以徒步涉水。

秦深眯眼打量着这条东西走向的黄河支流——冀东河,水流平缓,但河岸有些天然陡坎,大片大片的浅滩上芦花瑟瑟。

西北面是丘陵,虽坡度不大,但也足以构成视线障碍和冲锋加速带。坡上覆盖着茂密的枯草与灌木林。

东南面也是低矮的缓丘,同样植被枯黄茂密。

秦深很快生出了战术思路,军令立刻层层传达下去:

“斥候骑兵,沿着坡脚清理出一条平坦路径,使其从驿路通往枯河浅滩,诱敌深入。路径要自然,就像行军队伍的人马踩踏过一样。

“燎夜营,准备浅滩绊索。以藤蔓、粗麻绳与尖木桩组成绊马索阵列,铺设在水底,再多挖些陷马坑。伪装做精细点,要表面上一点看不出。

“谷山营,布置火攻带。油罐、硫磺、硝石,沿着斥候清理出的路径两侧,以及整个河道北侧的枯草灌木区,全都布置起来,做好快速点燃的准备。”

两重陷阱都设好,他开始分布伏兵:

“七千弓弩阵,隐蔽于西北丘陵反斜面与高处,弓弩射程覆盖诱敌路径与枯河北岸。

“三千重骑兵,隐蔽于东南缓丘后方。”

“谷山营列队于枯河北岸,预设火攻带的后方,结成严密抗冲击的步兵大阵。两千轻骑为步兵方阵殿后。

“朔风突骑作为疑兵,诱使敌军入彀。”

眼见军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秦深长出一口气,说:“把黑龙旗收起来。”

星月三角旗随着北壁骑兵的马蹄,在旗杆顶端猎猎飞扬。

斥候迎面飞驰而来,向白山铃木急报:“白山都统,前方十里的驿道忽现岳军骑兵,人数约有五千。”

白山铃木勒马,对黑水劫说道:“哪儿忽然来的岳军,难道是杨漠的残兵?”

黑水劫思索着点头:“很有可能。我们之前在邢泽湖附近击败岳国援军,斩杀半数人马,还剩三四万,跟着负伤的定国将军杨漠溃逃了,看他们撤退的方向,应该就是这冀州附近。”

白山铃木哈哈一笑:“什么定国将军,手下败将而已。今日撞上,正好斩草除根,把那姓杨的脑袋也割了,我看岳国朝廷还敢派谁出来送死!”

黑水劫也考虑到,德州离此不远,他们攻打十二连营时,万一被卷土重来的杨漠从背后夹击,也是麻烦。不如乘胜将这些残兵彻底铲除。

于是下令队伍提速。片刻之后,果然看见前方一群灰头土脸的岳国骑兵,衣甲破损,发现他们之后更是有如惊弓之鸟,惊慌失措地掉头逃窜,连辎重车都不要了。

“追上去!”白山铃木下令,“一个不留全杀光,把马带走!”

他们追杀着岳军骑兵,离开驿路,沿着山丘脚下,一条明显由骑兵和步兵、辎重车辗轧出的荒道,追进了野地里。前方远处烟尘杂乱,显然更多岳军人马得到了逃回的骑兵的传讯,正慌乱后撤。

“前方是他们的主力,如此军容不整,想来主将杨漠不是伤重而死,就是只剩半口气了,正是一举歼灭的好机会。”白山铃木边策马,边大声说道。

黑水劫眯眼打量前方,见岳军骑兵正散乱地通过枯河浅滩,河水只没马蹄。而在河道对岸,岳军主力步兵仍在仓促列阵,看起来战力弱小得可怜。

“岳军主力的确就在前方不远,且周围无险可守。”黑水劫扬声下令,“冲锋!踏过枯河,杀尽残敌!”

面对一块即将到嘴的肥肉,白山、黑水二部的骑兵们为了抢功,数万人马争先恐后,涉水急追。

冲在最前方的白山精骑,战马们陡然发出悲鸣,掀身重重摔在浅水中,溅起大片水花。

原来是马蹄触发了水下绊索阵与陷马坑。

前冲的高速,与水流、绳索的缠绕,使无数骑兵人仰马翻。后续疾驰的骑兵一时难以停止,互相拥挤践踏,堵塞在河道与浅滩中,阵型瞬间混乱。

前队遇阻,中队挤压,后队因着惯性还在冲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