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偏心娘想让我过继弟弟的儿子!(1/2)

宁芙出嫁, 三朝回门之后,司源就再度重提让二房搬出成国公府的话题。

张氏本来见司源一直没催二房搬出府,就想着故作不知, 多拖延一段时间, 拖到宁蓉的婚期将近, 顺势让宁蓉从成国公府出嫁,却不曾想司源这么快就开始催二房搬走了。

张氏有些试探性的对司源开口道:“芙姐儿才刚刚出嫁,这么快就让芙姐儿的叔父搬出府, 是不是不太好啊?”

张氏现在都只敢用宁芙为借口来为宁余成求情了,根本不敢表现出自己对二房的偏袒,就怕更加触怒了司源,让二房雪上加霜。

司源淡淡的道:“芙儿回门都结束了,二弟也早与我分家了, 若是一直拖着不搬, 难免会被外人说道, 觉得二弟是贪图成国公府的荣华富贵, 才不想搬走的。”

张氏拿宁芙的名声想让司源投鼠忌器,那么司源就拿宁余成的名声来威胁张氏。

张氏心道:如果没有你主动推波助澜,外人又岂会管到我们宁家的家事来?

但张氏也清楚,司源这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不让二房尽快搬出府, 他就要放出流言打击宁余成的名声。

张氏只能妥协。

张氏都没派上用场, 宁余成和李氏在司源那里就更没有丝毫面子可言,连司源的面儿都见不到, 直接就被扫地出门了。

宁余成灰溜溜的派人去收拾张氏之前补贴他的那个宅子, 然后带着妻妾儿女还有仅剩的那些愿意跟着他们二房走的下人们搬出去了。

宁余成一家子搬得很低调,尽可能不想让外人知道这个消息。

可是二房愿意低调, 大房却不乐意给他们这个低调的机会。

程氏很快就把二房分府独居的消息传了出去。

正所谓父母在不分家,成国公府的老太君张氏还活着,她的两个儿子就已经分产分家了。

这其中必定有其他猫腻,特别是二房分出去看起来还有些寒酸,再联系之前宁芙婚礼上背宁芙上花轿的是远房堂弟,而非宁池这个亲堂兄,就足以证明宁余成和司源这对兄弟应该是闹翻了。

位高权重的成国公与被扫地出门的宁余成,该选择谁,实在是再明白不过的选择题了。

宁余成身上的从四品官本就是清闲职位,多年不曾动过,也毫无上升的机会,这些年宁余成能受别人的尊重,多亏了他有一个位高权重的好大哥。

现在他跟他的好大哥不仅分家了,似乎还关系闹僵了,与宁余成交好,不但搭不上成国公的关系,还可能得罪成国公。

于是宁余成身边的不少朋友,都与他疏远了,那些认为他不可能再有翻身机会的人,做得更绝一点的,就是直接与他断绝了来往。

宁余成并不是那种腆着脸讨好别人往上凑的人,他有种莫名的清高,在发现这些朋友对自己的疏远之后,他只会在背后怒斥他们狗眼看人低,见风使舵,前倨后恭,然后怨恨司源将他扫地出门,根本不会去反省自身。

永安侯府。

永安侯夫妇在得知宁家二房被分出成国公府之后,两人的心情都不太好。

虽然早知道宁家二房与大房的关系不太和睦,就算为了嫡长子娶了宁蓉这个宁家二房嫡长女,也多半是攀不上成国公这层关系的。

但他们也只是想让自己的嫡长子攀不上这个关系,让嫡长子不至于压制住他们心爱的嫡次子。

可他们夫妇二人却还希望宁家二房依旧能住在成国公府里,然后他们能借着这层姻亲关系,在外面打着成国公的旗号,让别人高看永安侯府一眼。

虽然一个是侯府,一个是公府,看起来差距不是很大,但这也只是爵位上看起来差距不是很大,实际上论实权,永安侯府连给成国公府提鞋也不配。

永安侯府从上一任永安侯那一代就退出了权力中心,到了现任永安侯的时候,就只剩一个空头爵位了,家中的人脉资源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连运作一个虚职都比较费劲儿。

甚至永安侯府财政状况都出现了问题,难以支撑。

永安侯夫妇又怎么会不知道自家的情况呢?再怎么沉浸于往日荣光之中,也不会完全看不见目前的困境,不然永安侯夫妇再怎么不偏爱嫡长子,那也是他们的亲儿子,他们也不会看得上宁蓉一个从四品官家的女儿。

还不是因为那些高门贵女他们高攀不上,低门娶媳他们觉得丢脸,倒不如宁蓉来得实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