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1/2)

沈溪年不过二十出头,还未行及冠礼,却已是江南商贾谢家的新任家主,想要来试一试他深浅的商贾不在少数。

五路商会的聚会让江南各地的大商贾们齐聚姑苏,恰好是绝佳的时机。

听闻沈溪年也到了姑苏,其他几家大商贾的家主们纷纷给沈溪年下了帖子,邀请他一同共进叙话。

席间,一位头发花白、眼神却透着精明的老商贾王老爷笑眯眯地举起酒杯,对沈溪年说道:“沈贤侄啊,听闻前些日子谢家有些许风波,如今不知如何了?”

王家做的是粮食生意,若是乱起来最先反应的就是他们,而这位历经风雨多年的家主显然也有自己的智慧与处事。

沈溪年微微拱手,不卑不亢地回答:“王老爷过奖了,不过是家族内部的一些小分歧,好在族中掌事尽心尽责,又有长辈朋友帮衬,这打算盘查账看人的事儿,不都是咱们生意人的看家本事?”

另一位胖乎乎的商贾李老爷接着话茬,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哦?说起来,沈贤侄在京城应当结识了不少达官显贵,这日后不论是上下打点还是遇见事儿倒是方便了,哪里像我们!”

沈溪年心中暗忖这些老狐狸的意图,挂着裴式微笑打哈哈:“李老爷说笑了,溪年在京城不过是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权势相助这种话可说不得。”

这时,一位看似沉稳的商贾赵老爷缓缓开口,语气深沉:“沈贤侄本就是镇国侯府之后,勋贵出身,如今已然是圣旨亲封的镇国侯世子,身份上到底就是不同的,你们说这些作甚?”

“唉,只是如今大周局势变幻莫测,我等经商之人,也需时刻关注啊。”

这话看似是在为沈溪年解围,实际却把沈溪年高高架起。

赵老爷转向沈溪年,和蔼开口:“沈贤侄年轻有为,见解独到,又是从京城而来,不知对当下局势有何看法?”

沈溪年沉思片刻,道:“各位前辈说笑了,晚辈既在这里,便是谢家的当家,在商言商,有何不同?至于当下……溪年以为,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我们商贾之人,只要秉持诚信经营,顺应时势,定能长久,不是吗?”

面子话谁不会说呢。

沈溪年脸上沉稳,心里暗自吐槽。

论说场面话口水话,谁能比得上考过思政洋洋洒洒八百字的大学生?

在这些看似无关痛痒的闲聊中,大商贾们总是似有若无把话题引向如今大周的复杂局势。

沈溪年则是见招拆招,脸上笑的乖巧无害好欺负,嘴上却是一丝不漏,废话说了一箩筐,把在座各位全都夸了一遍,半点有用的都没说。

一番交谈后,见套不出沈溪年的话,知道这位谢家家主虽然年轻却也圆滑,会处事又好做人,王老爷脸上的表情却并没有不悦,反而看上去更真实亲近了一些,提议道:“今日谈得甚是投机,不如我们一同去喝酒,继续畅谈如何?”

酒量可以说是很一般的沈溪年犹豫了一下。

江南商贾们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谢家倒了,其他家的人的确能瓜分吞并,但平衡被打破暴露出来的问题只怕更多。

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小商人们想着赚钱,眼界更广的大商贾们却是求稳。

刚才的对话纯粹是这些前辈在探他虚实,现在这些前辈主动提出邀请他去喝酒的地方,恐怕才是平日里谈事的聚会之地。

想着不好拒绝这些前辈的邀请,大不了到时候沾杯不喝,沈溪年便点头答应了。

几人的马车一路同行,穿过姑苏热闹的街市,沈溪年在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应对之策。

马车停下后,沈溪年伸手撩开车帘一看,瞳孔猛地一震。

面前是一处朱门雕栏、挂着精致纱灯的楼阁,门匾上赫然写着“倚香阁”三个烫金大字。

沈溪年:“……”

合着这酒,喝的是花酒?

沈溪年下了马车,站在楼前迟迟没迈开步子。

他在思考。

青楼楚馆,烟花之地,这种地方在江南并不稀奇,什么花样的都有,这些商贾老爷们会选择这样的地方喝酒谈事也很正常。

就算沈溪年并不感兴趣,但他也能理解。

娘亲从前能救那么多风尘,还不是来谈生意的时候遇见了。

但是吧……

沈溪年脑袋里的警报正在疯狂拉响。

王老爷见他驻足,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沈贤侄莫慌,这可不是什么寻常的烟花之地。”

李老爷也凑了过来,挤眉弄眼道:“哈哈,此处名为倚香阁,听着似青楼,实则大有玄机!”

“这里头可是干净雅致着呢。姑娘们皆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弹曲唱词,从不逾矩,咱们商贾谈事,最爱来这儿寻个清静雅趣。”

李老爷说着,想起沈溪年传闻已经订亲,订亲的那人虽然身世不显但却是个有才学,如今还在文津书院教书。

老狐狸面上浮现了然,拂须低声道:“倚香阁里不仅有姑娘,亦有公子,文雅清俊,姿态不凡,若是碰上有剑舞上台,更是能大饱眼福。”

赵老爷亦点头附和:“正是,此处主人颇有风雅,布置的皆是文人墨客喜欢的景致,连茶盏都是官窑出品,比那些俗气的酒楼强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