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2)
“——好消息和坏消息, 你们想先听哪一个?”
仲夏,平宁郡郡学内榴花如火。
课歇时分,柳四公子三步并做两步跨入讲堂内,一脸神神秘秘地迎上众学子的目光。
有人打趣:“又从哪儿听来的墙角?柳四, 你这嘴未免也太碎了点。”
“这可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墙角——刚从谢祭酒那边听来的, 跟外头的战事有关呢。”
柳四公子拿腔拿调地说完, 讲堂里的学子顿时朝他聚集而来。
“快说快说!什么消息!”
“这仗打得各地消息不通,也就只有公主他们的军报能畅通无阻……裴将军在清河郡那一战究竟如何了?”
万众瞩目的柳四哼哼了一声, 公鸭嗓故作深沉:
“……却说当日两军对峙, 薛允命大军搭桥渡江, 欲与后方清河郡的薛怀芳互为掎角之势, 夹击赤骊军, 不料正中裴将军奸……妙计!”
“薛允大军前锋刚刚渡江, 就见濛濛江面杀来百余艘艨艟楼船, 重弩齐发,江面霎时满目血色,艨艟横撞, 木桥顷刻碾做碎屑!”
“原来裴将军三战□□,皆是为了将薛允大军引至熏水之畔,陆战为虚, 水战为实, 又行分兵作战之计,将十二万大军分作前后两段,前锋刚一登岸便见喊杀声冲天,心生却战之意,想要后撤,却被艨艟断去后路, 进退两难,还如何作战?”
“至于后方大军,见此情形,本就被檄文动摇的军心更是大乱,大批兵卒阵前脱逃,督战官率兵拦在后方,提刀杀得人头遍地。”
“却没想到逃兵实在太多,竟反过来斩杀了督战官!”
众学子微微张大了嘴。
精彩。
一波三折,实在是精彩啊。
“诶?说了半天,还是没说结果啊?”
柳四白了他一眼:“这还没说完呢,你等我说完裴将军一人挑三将那段……”
“——薛允带着残兵五万败走昆山口,薛怀芳出城助战,却被郑丹朱奇袭偷城,薛怀芳无家可归,清河郡尽归赤骊军。”
抱着文书经过的谢君竹站在窗外,替柳四直接说出了结局。
柳四公子垮下脸来:“谢君竹,你真讨厌。”
“是你叽叽喳喳太吵了。”
围着柳四的学子纷纷朝窗边而聚。
“谢四娘子,哦不对,谢侯,如此说来,裴将军岂不是过几日就要大胜而归了?”
这一声“谢侯”令谢君竹很是受用,她笑眯眯道:
“早着呢,这也不是你们该打听的,好好作你们的文章吧。”
几个男学子对着她作揖,玩笑道:
“谢侯有命,不敢不从。”
柳四大喊:“我这坏消息还没说呢!”
“既是坏消息就别说了。”
“就是就是。”
讲堂里众人笑语连连,另一头的谢稽却笑不出来。
“公主!有话好说,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被骊珠拽着衣摆的谢稽脸色铁青,一副倘若骊珠是男子,他已经抬脚踹开了的模样。
但他要是真踹,骊珠也不怕。
怕的只有此刻坐在垂帘后的诸位绛州世族子弟。
自绛州、云州、鹤州三地尽数陷入混战后,就有不少世家豪族开始奔赴各地,投奔明主。
此刻在书舍之地的,就有不少是那几位女侯的家中父兄叔伯。
他们在清河公主身上下了注,自然要亲眼看看这位公主的本事。
没想到公主的本事没见到,倒是见公主与大名鼎鼎的谢稽斗鸡似的吵了起来。
众人虽不言语,却心中腹诽。
……难道谢稽并未投奔清河公主?
他们当初愿意在清河公主身上下注,其中也有不少原因,是看在谢稽的面子上。
若是能得谢稽认可,想必定是人中龙凤。
但今日一见,这位公主倒像是软磨硬泡、死皮赖脸才得谢稽襄助。
骊珠不知众人所想,厚着脸皮道:
“适才我好好说,谢先生又不听。”
谢稽冷着脸:
“那公主又肯听草民的话吗?清河郡虽夺了下来,可覃戎势头正猛,裴将军两万军士折损五千——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此刻,正该据守清河,徐徐图之,公主却要草民想办法助裴将军继续向北挺进,草民无能,实在没有良策。”
熏水一役能胜是为什么?
最大的原因就是薛允手下十数万大军,并非精兵悍将,有不少都是强征来的兵卒。
军中下有十几岁的少年,上有六七十岁的老翁,打起仗来,自然不及裴照野手下的两万青壮勇士。
但覃戎手下的兵却并非如此。
那些都是吃着朝廷皇粮的正规军。
覃戎自身领兵能力也极强,上阵杀敌从不居于人后,又有诸多谋士替他谋划。
想要对付覃戎,必须再多给赤骊军一些时日,休养生息,勤加训练。
可清河公主却说——
不能休息,下个月就要继续出战,征讨其他被薛允占据的城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