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陈涛来访(1/2)
早晨六点半,一阵清脆的“叮铃铃”声在空间里准时响起。白潮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向床头那个崭新的机械闹钟。
这可是他了三十块钱,外加两条四五斤的大鲤鱼,才从供销社李姐那里换来的大件。
“这年头,连个破闹钟都是奢侈品啊。”白潮有些起床气的按了停止按钮,不情不愿的下床洗漱。
昨晚收拾完都已经两点钟,满打满算他也就睡了四个多小时。虽然喝灵泉水能提神醒脑,但是精神上的疲惫,终究得靠实打实的睡眠才能消解。
白潮一边刷著牙,一边望著镜子里自己泛青的眼圈,心里忍不住嘀咕:“这日子过得,跟上辈子赶早高峰地铁有啥区別......”
出了空间,他拍了拍鼓鼓囊囊的鱼袋子,“老伙计,短时间內还得指望你啊。”他轻声念叨著,抬脚便往供销社后门走去。
“呦,潮娃子今儿个来得可真早!”
“白哥,早上好啊。”
“吃了没?小白,我这儿还有俩包子......”
这一个月来,白潮早把供销社上上下下处得跟自家人似的。他笑著一一应著,顺手把鱼袋搁在鱼池边上,从兜里掏出包大前门,熟练地弹出一支递给王师傅。
“王师傅,您尝尝这个。”说著朝里间喊了一嗓子,“小王,过称了。”
“来了,来了。”
屋里传来一阵叮呤咣啷的动静,紧接著小王趿拉著布鞋小跑出来,麻利地拖起鱼袋就往里间走,“白哥您歇著,我这就给您过称。”
“什么味儿?”
王师傅突然抽了抽鼻子,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绕著白潮转了一圈,促狭地笑道:“可以啊小白,大清早就整上了?”
白潮嘿嘿一笑,竖起了大拇指:“您这鼻子可真灵。”抽了口烟,又继续解释,“早上河边风大,就抿了两口驱驱寒。”
王师傅一听乐了:“你小子行啊。”
不一会儿,小王手里拿著单子和钱出来:“白哥,一百零五斤整。”
白潮接过单子,隨手把五斤的零头抹了:“就按一百斤算吧,剩下的你和王师傅看著处理。”说著把二十五块钱揣进兜里转身上楼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二楼。
白潮整了整衣领,从怀里掏出那张“正式职工”登记表,轻轻叩响了主任办公室的门。
“进来”里面传来孙福军沉稳的声音。
推门进去,白潮双手將登记表递上:“主任,我来向您报导。”
孙福军接过表格,伸手指了指对面的竹椅:“坐吧。”隨后他架起老镜,目光在纸面上快速游走,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待白潮坐定后,就见孙福军从抽屉里取出本蓝皮簿册推了过来:“小白,你先看看这个。”
白潮心里一怔,疑惑的接过簿册,打开一看发现上面都是一些流水帐:1963年4月,县农机厂购入柴油机配件三套,单价47.5元......
隨意的翻了翻,抬眼时正对上孙福军探究的眼神:“主任,您给我看这个干嘛?”
“能看懂?”
孙福军镜片后的眼睛微眯,语气中充满了惊奇。
白潮嘴角扬起一抹苦笑:“大伯爹,我好歹是正儿八经的初中毕业生,帐簿还是能看懂的。”
在白潮的眼里,这就是一本流水帐,连单式记帐法都不算,放在后世,隨便一个小学生都能看懂,更遑论他堂堂985毕业的高材生。
当然这有时代的局限性——在这个国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的年代,一个中专毕业生就能获得国家分配工作,大学生更是毕业后直接当干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