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试身手(1/2)

白潮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冷冽的空气扑面而来,望著天边刚刚泛起的鱼肚白,根据原主的经验判断,现在应该是清晨五点左右。

这个时间段正是垂钓的黄金时段,他决定去亮马河试试运气。

“得抓紧时间了。”

白潮把简陋的渔具和灵泉水调製的饵料带好,快步的走出柵栏围成的小院。

眼下正值冬小麦播种后的农閒期,他必须赶在七点上工前回来,否则不仅要被扣工分,还会惹来閒话。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晨露打湿了裤脚。白潮盘算著先去亮马河钓鱼,赶在七点前去赵满仓家请个假,好去镇上把分户手续办了,免得夜长梦多。

想到以后还要下地干活,他不禁皱紧了眉头,他可不想向普通农民一样弯腰撅腚地在地里刨食。

不过当下全国正处在计划经济时代,粮食等重要物资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城镇户口凭票供应,农村户口实施生產队制度,秋收后,由生產队按照工分和人口统一分配。

如果白潮不去上工,那么明面上就没有一个获取粮食的渠道,即使一两个月后能够通过空间实现粮食自由,也会被人举报。

现在讲究的是集体所有制,劳动最光荣,如果脱產,很容易被人针对,而且眼看就要起风了,更不能丟掉贫下中农的护身符。

“看来还是要想一个稳妥的办法啊!”

几分钟后,亮马河在晨雾中若隱若现。

虽然现在刚进三月份,天气还有点冷,但可能亮马河是活水,河面较宽,所以开化的早,此时水面已经泛著银光了。

白潮选了个水流平缓的回湾处,熟练地掛饵拋竿,静等著鱼儿上鉤。

按照原主和上一辈子的经验,五点到八点正是上鱼的黄金时段,白潮估计一个多小时怎么也能钓个三五条,可是他还是低估了灵泉水的效果。

只见鱼鉤刚刚入水,高粱杆做的鱼漂还没有完全竖直,就猛地一下沉入了水中,白潮顿时感觉手中的鱼竿一沉。

“上鉤了!”

白潮手腕一抖,一条肥硕的草鱼便被提出了水面,鱼鳞在晨光中闪闪发光,粗略估计这一条得有四五斤。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就像做梦一样,他几乎每杆必中,大的七八斤,小的一两斤,鱼篓很快便装不下这么多的鱼。

白潮四下张望,確认河边只有他一个人后,便小心地將大部分鱼转入了空间灵湖,鱼篓里只留下两条三斤左右的草鱼和两条二斤左右的鲤鱼。

“这下可解决大问题了!”

白潮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意识看著灵湖中欢快游动的几十条鱼,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被他放入灵湖中的鱼大部分都处在性成熟的年龄,再加上灵湖中適宜的水温和十倍增速效果,一个月左右就能相继產卵繁殖。

不过淡水鱼从產卵到成熟,最少也要1-2年的时间,即便有灵湖水十倍的加速效果,也需要两个月的成长时间。

“看来钓鱼计划不能停,同时还要在想其他的法子才行啊!”

白潮收拾著渔具,心里已经开始了盘算新的计划。

回程的时候,他特意绕道往村支书赵满仓家走去。虽然昨天刚刚和赵卫军母子起了衝突,但要去镇上办分户手续,还是得跟支书赵满仓请假才行。

这个年代无故旷工可不是小事,轻则扣工分,重则要挨批斗,他可不想给人留下把柄。

“潮娃子?这么早就去钓鱼了?”

刚走到村口,就碰上了生產队上的会计赵有福。这位五十多岁的老会计戴著一副老镜,正要去队部上工。

“有福叔早。”

白潮笑著打了声招呼,“这不是家里快断粮了吗?到河边碰碰运气。”

“断粮?”

赵有福推了推眼镜,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知道要断粮,昨天还那么闹?你是没看见,支书昨天晚上发了多大的火。他那个婆娘和小军,昨天被打的咧,嘖嘖......”

隨后老会计又压低声音:“你小子可以啊,我在队上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见赵满仓在他婆娘面前这么硬气。”

白潮尷尬的笑了笑:“有福叔,我得赶紧去找满仓叔请假,待会还要去镇上办事,可不敢耽误了上工啊。”

说著便从鱼篓里拎出一条二斤左右的鲤鱼递了过去。

“这条鱼您拿回去燉了补补身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