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春风楼上柳腰肢(2/2)

“哼,我是外人,她是內人。我才不理你,你定要拉偏架,让开让开,我也取枪与她马战!”

黄蓉收起峨眉刺,拨开郭靖,骑上了小红马。她从严州返回所骑的马早还给了上塘帮,毕竟是人家的重要財產,丘处机借来两匹高头大马给二黄,都小心叮嘱別跑得太瘦了......

南宋骏马很贵。

杨妙真娥眉一挑,察觉情况有些不对,这位黄姑娘居然能骑得靖儿的小红马?

黄蓉一扯马轡、捞起傻姑、调头就走。

“见色忘义的郭大哥!此处便是牛家村!若想找黄贤弟,明日来眾安桥外春风楼!”

想见都亭驛里的好师侄,还需帮手引开守卫。

正好,一个是好师侄的义兄、一个是好师侄的......堂姐?

嘁!狼狈为奸!

不过......他俩加一起也抵不了一个丘处机吧?

郭靖、杨妙真:“......”誒?她为何特意说此处是牛家村?

......

临安城中,御街。

其虽沾了个御字,其实是人人能走的,两侧小商小贩络绎不绝、临街商户也有数万之眾。

杨康这几日在西湖山水之间都逛腻了,终於得以在城里閒逛。

久无成效,驛中乱喊“刺客”好似惊弓之鸟,史弥远似是已放弃了用他这个金国正使引诱“魔教教主杨过”现身的打算。

岳珂今天没带他出城游玩,在城里隨行的,也没几个便装打扮的侍卫。

就连都亭驛的侍卫都撤了许多。

杨康於是出得都亭驛,由南往北沿著御街一路吃喝玩乐。

钱不心疼,由岳公子公费买单,让民脂民膏为南宋小市民经济作回流贡献。

杨康正买了只浅红色的牡丹生簪上发,忽听身后掠过的马蹄声夹杂著一串银铃般笑声甚为熟悉,转身看去,只见一个白衣红马的背影已远去,拐进了一处旌旗招展的奢华高楼。

岳珂:“哎呀......北朝文风亦胜,可美男子竟不簪么?尊使不必害羞,方才绝无人在笑你!”

是小师叔吧?

就是黄蓉吧!

她绝对笑的是我。

黄蓉未以女子装束在使团中展露过,故而他们不识背影。

杨康默默將牡丹生簪收进袖袋,而后,他遥看黄蓉所进的那家高楼招牌,发出疑问:

“春风楼?”

“春风楼上柳腰肢,初试前金缕衣,裊裊娉娉不自持......”赵秉文抚须接话,所吟的正是他极为喜爱的南朝词人佳作。

“晚妆迟,画得蛾眉胜旧时。陆放翁寥寥数笔,便能將春日佳人描绘如此,在下亦敬仰至极!”耶律楚材接口吟诵,南朝官营酒楼和诗词歌赋同样闻名於中都。

上学没背过陆游这首小令,杨康此时也琢磨出味道,试探疑问:“妓院?青楼?”

岳珂小声:“斯文、斯文些,勾栏院春风楼,尊使今夜可要饮宴於此?本官这就去安排。”

杨康:“......”你这浓眉大眼的。

虽然很心动,但是可不能撞见小师叔。

“不去!”

“见此春风楼,又思陆放翁,忆其示儿遗言『家祭无忘告乃翁』......本使已无游乐之心,回罢。”

岳珂、赵秉文、耶律楚材:“......”

不是,你怎么还能感怀起陆放翁来了?

三人交头接耳,討论正使忽然心情低落的缘由,忽而恍然大悟——

黄姑娘的爹爹虽与小王爷交好,但似是因金国女真身份,並未同意將女儿许给小王爷,此缘恐难再续,小王爷这是为情所困吶。

岳珂想,若早使我大宋一统南北,便也无这等悲欢离合惨剧了......

赵秉文想,若使我大金......

耶律楚材想,若使我大辽......

杨康:早回都亭驛,等小师叔来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