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若结为兄弟(2/2)

人生憾事诸般,哪有尽善尽美的。

一时间,他想得通透,神清气爽,便与女儿开起了玩笑。却没想到在杨康这儿,还有意外收穫。

和师祖岳丈结为兄弟?我东邪活了五十多年都没听说过此等奇事!

......

此后几日,黄药师同行隨船南下,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桃岛小师妹与三代首席大弟子补习功课。

既讲九阴九阳內功,又讲九阴下卷招式。

这既是讲课,亦是他对自身所具武学体系的一场梳理。

黄药师並未直接修习九阴九阳,而是参考借鑑其武理改进完善自身內功心法。

九阴內功自不必说,在黄药师手上都浸淫二十年了。而九阳內功是高屋建瓴依託九阴写成,虽亦復有异,但黄药师只通读一遍,其中诸般关要,他已然明了。

杨康听从黄药师讲经,心中甚为满意,这可比自己跟小师叔两个人搁那儿瞎琢磨强得太多。

斗酒僧借观《九阴真经》一遍,便能创出《九阳真经》,而他黄药师手握九阴二十年,若还不能將同样是凡人创出的九阳一遍便通,那也过於小瞧“东邪”才智了。

不过,在师祖岳丈座下被“邪”视眈眈,少了与小师叔耳廝鬢摩的乐趣,杨康略感遗憾。

如此六七日,黄药师已將九阴九阳掺杂著全部讲完,后面便只能靠杨康与黄蓉自行领悟了,毕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黄老邪自傲自负不欲改换门庭去练九阴九阳,对修行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能给女儿女婿提供的帮助也不大。

对於黄蓉决定弃练桃岛內功,黄药师还是有些介意的,暗自较劲儿,定要將自个儿功夫再创新高。

好教他们两个,將来苦求爹爹把桃岛神功传给他俩的孩儿!

“你们自己练吧,若有不懂,再来问我。”

说罢,黄药师再也不理女儿对徒孙“眉目传情”、但徒孙一副“老邪看著、你別这样”的小动作,自顾出去金国的副使与宋国的接伴使等人喝茶。

不论武功,这几人都是才学出眾的高士,黄药师久居桃岛,也想多领略当今南北文坛风采。

......

次日,杨康一行入上塘河抵达赤岸港,由前来相迎的馆伴使携眾官员將金使引进班荆馆,这里是他们入临安城的最后一站,亦是等候宋国皇帝召见之处。

右丞相兼枢密使兼太子少傅、开国公史弥远本是要继续选派个阿諛奉承之辈为馆伴使接替接伴使的任务,但他接到军情密报,蒙古分兵南下金国劫掠,金国北面武备鬆弛竟多地溃败不能敌。

甚至近日临安城中有江湖传闻,金国派人来我大宋皇宫中盗什么《武穆遗书》?

简直可笑至极,就算是真的,那也是金国將亡急不择途了。

金国灭辽的旧事不过百年,史弥远便顺手將岳飞之孙岳珂从司农寺调入兵部提了几个品级,並充作馆伴使,欲敲打一番女真人。

至於皇帝赵扩有没有意见?

他当然没有意见,后世史评宋寧宗“独当事势之难,能不失礼节焉,斯可谓善处矣”。

哎,就是好相处、听人话。

班荆馆御筵上,年轻气盛才三十岁出头的岳珂果然对杨康等人不假辞色、说话夹枪带棒,很好地履行了史弥远的敲打之意。

耶律楚材怒目相视。

岳珂瞥了他一眼,心中不屑:“女真蛮夷,居然用哑者记注。”

赵秉文也颇为错愕,他是有秘密任务的,是要私下里面见史弥远。

杨康倒是与黄药师一样,完全不以为意,反而对岳飞之孙这个身份很感兴趣。

岳珂见这金国正使完顏康三番四次向自己询问他早年搜集祖父遗文、撰写《吁天辨诬录》《天定录》其中详细,心下更加確定右相所言非虚,这群金狗真以为有什么《武穆遗书》,是冲此物而来的!

杨康听岳珂含糊其辞,心里更是高兴。

耶律楚材,好好记啊,本使初临临安便如此唾面自乾殫精竭虑探究敌情。

实在是公忠体国、可歌可泣!

將来事败、绝对与我的英明领导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