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便宜师侄很气人(2/2)

梅超风却道:“或许师父对我更加恼恨了......”

她对黄药师是又爱又惧,涉及己身的,都往坏处想。杨康心道这也在意料之中,便当著梅师父面,直言这趟出使临安,正好顺路去趟桃岛,请教师祖!

梅超风连声阻止他上岛的念头。

“那还请小师叔探探师祖口风,弟子拜谢!”

“师叔我只是递句话的事儿,哪有不应允之理?”

“小师妹......小王爷......”梅超风心中感动不已。

她当即从怀中掏出一直视若性命的下卷真经,递到黄蓉面前:“小师妹,此物本是师娘亲笔所写,今日是该物归原主了。”

梅超风露出如释重负的浅笑。

黄蓉接来书册,摩挲著娘的字跡,心下感伤。而后见著杨康正在看自己,便笑著与他对视眨眼,谢啦好师侄!

......

次日,使船一行过通州水闸,经御河南下。

御河便是隋唐时期的永济渠,当初虽被宋国在南逃时破坏了诸多河道设施,但经金国多年徵发劳役疏浚,如今依旧是北地最重要的河运通道,为中都输送诸般物资。

黄蓉一身书童小廝打扮,在金国正使、银青荣禄大夫、肃国公完顏康的房间內研读《九阴真经》下卷。

肃国公是皇帝完顏璟因杨康將使宋国,特意加封的。当然,和散官银青荣禄大夫一样这並非实封。完顏皇族子弟,受宠爱的一般早就封爵,完顏康因不太受完顏璟待见,已经算是晚的了。

杨康当然並不在乎什么肃国公不肃国公的,不过接下封赏以及出使任务,还是被完顏洪烈带著向皇帝完顏璟去谢恩。

在请託梅师父暗中保护包惜弱、顺手教教穆念慈正经的九阴真经武功后,与包惜弱、穆念慈依依惜別,他便踏上了使途。

完顏洪烈一路送到了渡口,还嘱託杨康与副使,在金国境內走得慢些,让另一路武林人士先入宋境。梁子翁几日未见、后经药童稟告確认的失踪,使完顏洪烈对此次盗书成功的期待又降低了一分,同样,也更加担心儿子的安全。

杨康郑重点头,放心吧“父王”!我绝对不会有事!

至於身在中都的包惜弱,有好感度爆表的梅师父和念慈妹妹在照看,若生异变,只能不顾包惜弱的心理健康、直接將其强行带离了。

这事他已吩咐过。

中都已去,眼下他需为小师叔答疑解惑。

黄蓉当然也是读过佛道经典的,但是九阴真经上的一些道家术语属於武功心法上有特殊解读的暗语,她並不知晓。

但是黄蓉看到此时都快翻完了,却是一句没问。

杨康见得黄蓉小嘴微张,似是有话要说。他当即屏气凝神,侧耳恭听,以为这小师叔会问出什么高深的问题来。

胡诌也要诌得高深莫测,可不能教她小覷了。

至於她不能理解、练不得通,那是她的问题。自己这身功力,便是最权威的证明。

黄蓉看著揭开的最后一页良久,缓缓念道:

“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待得酒醒君不见,千片,不隨流水即隨风。”

“人已老,事皆非,间不饮泪沾衣,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作雪飞。”

“师父,师父,你快杀了我,我对你不起,我要死在你手里,师父,师父。”

杨康心道:“原来不是问武理、而是在纠结八卦,小丫头居然如此快上鉤,这还没出大兴府多远,她可別跳船回去找梅师父质问去了。”

他当然知道,这是梅超风在漠北眼瞎之下、心灰意冷在真经下册最后一页空白处写的词句。

前三句是黄药师在词集上曾加笔录被大弟子曲灵风看到,然后转教给梅超风的,梅师父一直牢记在心,而最后一句却是笔下的自言自语。

杨康便解释起来梅超风写这些言语时的悽惨境地。

黄蓉听了,也不知是深受文字与故事感染而同情,还是念及她爹在外面居然有个疑似“小”情人的弟子而心生酸楚......

离家出走的小丫头情绪一上头,顿时泪眼婆娑了。

杨康当然猜是后者,但他却感慨嘆道:

“师父与陈师伯伉儷情深,实在感人肺腑。小师叔眼窝子浅,感动落泪实属常事,不必介意师侄在此。”

这几句半点没有“陈玄风”、“师兄”、“师哥”之类的字眼,反而满目都是“师父”,黄蓉又不是痴傻,她虽不知男女之事,但熟读诗词歌赋,心中早亦嚮往男女之情,哪里看不明白梅师姐对爹爹深藏的情愫。

她当即將《九阴真经》摔到杨康身上。

明明知道书后有字,还怂恿我取回真经,还让我向梅超风许诺帮她向爹说说好话!

这傢伙简直坏到奇怪!

“你故意逗我看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