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龙榜格局,巫师的培养(1/2)

第112章 龙榜格局,巫师的培养

【1.江昭鼎,鼎祚值:13997点2.江昭乾,鼎祚值:9922点3.江昭樺(玄海王),鼎祚值:9352点4.江昭筠(天罗王),鼎祚值:8299点5.江昭明,鼎祚值:8014点——】

江昭明的目光落在眼前这份最新的龙榜名单上。

自己的名字,江昭明,赫然排在第五位。

距离他当初远赴安西封地,至今不过二十年。

这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在漫长的修炼岁月里不过弹指一挥。

他却以一种令人瞠目的速度,衝到了这份榜单的前五之列。

只要再加一把劲,超越前面这四个名字,他便极有可能登顶榜首,进而触碰那象徵著大周最高权柄的帝座。

这个念头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却也让他的眼神更加锐利。

他收敛心神,开始逐一审视排在前方的四位劲敌。

排在第一的江昭鼎,是横亘在他面前最大的山岳。

此人本身便是玄丹境的强者,修为深不可测。

更令人心悸的是其麾下匯聚的庞大力量。

尤其是在那场震动大周的燕北大捷中,江昭鼎率军大败金军主力,挽狂澜於既倒。

此战之后,大周境內无数世家大族,看到了他问鼎至尊的潜力,纷纷加大押注。

许多拥有金身境强者坐镇的家族,举族搬迁至江昭鼎的封地淮江府。

据可靠消息,那一役之后,主动投奔淮江王的金身境强者,至少增加了二十位。

如今江昭鼎帐下,金身强將如云,势力之雄厚,堪称诸王之冠。

紧隨其后的是江昭乾,这位曾被誉为大周最耀眼新星的大燕王。

却在南下征伐中遭遇重挫,损兵折將,元气大伤。

此消彼长之下,被江昭鼎一举拉开差距,从原先的並驾齐驱跌落下来。

儘管此番失利让他实力受损,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江昭乾经营多年,底蕴依旧深厚。

其麾下拥有的金身境將领,保守估计仍有四五十位之眾,绝非可以轻易撼动。

位列第三的玄海王江昭樺,是四人中年纪最长、资歷最老,也最让人看不透的一位。

他是当今大周皇帝的第三子,封王时间最长,治理封地的经验也最为丰富。

他的封地玄海府,位於大周东部沿海。

由星罗棋布的眾多岛屿组成,与东瀛及东南诸多海上邦国隔海相望。

在玄海王长达四百余年的苦心经营下,玄海府打造出了一支规模与实力都深不可测的强大海军。

这支海军的真实战力始终笼罩在迷雾之中,因为玄海王奉行极致的守势策略。

数百年来,面对周边那些实力远逊於他的东南小国,他从未主动发起过进攻,只是牢牢扼守海疆。

然而,就是在这种看似“不作为”的状態下,他的鼎祚值却始终能高居前三,稳步增长。

这足以说明玄海王对东海复杂局势的掌控力,达到了何等惊人的地步。

其真正的积累与后手,恐怕远超外界想像。

排名第四的天罗王江昭筠,封地位於大周西南边睡的天罗府,与南疆诸国接壤。

与玄海王的沉稳守成不同,天罗王这些年对南境诸国发动了极其迅猛的攻势。

开疆拓土之下,他斩获了不少鼎祚值,这才得以躋身前四。

然而,以江昭明看来,这种上升路径,似乎已经接近其能力的极限。

天罗王展现出的力量,第四名,很可能就是他能达到的顶峰了。

江昭明审视完毕,心中已然有了清晰的判断。

以他目前的势头和发展潜力,超越天罗王江昭筠,並非难事。

甚至追赶因受挫而步伐放缓的江昭乾,也並非遥不可及的目標。

真正让他感到棘手的,是那位携大胜之威,势力如滚雪球般急剧膨胀的江昭鼎。

以及那位看似沉寂,实则如深海般难以测度的玄海王江昭樺。

这两座大山,才是他通往龙榜之巔最强劲的对手。

绍圣四百一十五年。

江昭明终於再次踏上了安西府城的土地。

距离他上次从此地领军出征,已过去整整四年。

眼前的府城,与他记忆中出征时的模样,又有了不小的变化。

最直观的便是外城的规模,显然已无法容纳激增的人口。

密密麻麻的民舍如同藤蔓般,沿著原有的府城城墙向四面八方蔓延开去。

形成一片片自主扩建的、略显杂乱的居住区。

百姓们正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在这座日益壮大的城市边缘扎根。

江昭明此行是提前归来,主力大军仍在回师的路上。

因此他並未惊动任何人,身影一晃,便悄无声息地遁入了王府深处。

王府內的陈设景物,与他离开时几乎別无二致,透著一股熟悉的气息。

步入正殿,只见安西府主徐光启正埋首於堆积如山的文书案牘之中。

他身旁还侍立著一位年轻的官员,正协助处理一些卷宗。

“恭迎王上凯旋!”

徐光启率先察觉,立刻起身,恭敬地行礼迎接。

“参见王上!”

那位年轻官员也反应极快,紧隨其后躬身拜见。

江昭明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径直在主位上落座。

自范康故去后,徐光启便接任了安西府主之位。

数年过去,他將府內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更难得的是,他与前任范康的风格迥异。

徐光启极为注重將各种奇思妙想转化为惠及民生的实用之物。

即便江昭明远征在外,也时常听闻徐光启在府城推行的种种新奇造物。

譬如,利用符籙与简易法阵,无需人力或畜力,驱动的引灵水车。

在府衙及重要据点之间架设的小型法器网络,通过特定的风系符文共鸣,能在短距离內传递简单的信號或短句的传讯风铃等等。

正是凭藉这些看似“魔幻”却又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法器应用,安西城焕发出一种蓬勃而独特的活力。

此刻侍立在徐光启身旁的年轻官员,名为黄凡。

他之所以得以在徐光启身旁学习,正是得益於江昭明多年前那份英才录。

他前些年在基层打拼数年,如今又在徐光启身旁学习了4年,经验也变得老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