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第一步(2/2)

突然间,因为杨侃这一手,最大的问题被解决了,於是大傢伙看了一会儿之后,便散去自行加入了洗红薯的队伍中。

夏世民也跟著人群去凑了一会儿热闹,不过干了没有十分钟,就被婶子们赶走了,除了夏世民在外还有杨侃、周恆,也就是说这哥仁都被长辈们嫌弃洗的不乾净,人家不光把关还要洗二茬。

其实也用不了多少人,因为很快夏世联接上了水泵,从河里抽了河水出来,加上压力,对著红薯山开始冲了起来。

水压还挺高的,衝到了红薯上面大部分的泥沙都隨著水流流淌了下来,然后匯成一道小溪,沿了晒场的排水道排入了河里。

人现在只需要把衝过的红薯翻一翻,让没有衝到的地方再被冲一下就行了。

这样的话,第一拨的初洗也就完成了。

这边初洗好了之后,就是送到奶奶婶子这边了,她们心细,仔细检查每一个红薯,把没有洗乾净的地方洗一洗,把结了疤的地方,还有烂的地方用刀子削去,把残留的一些根须也都削去,这样就成了一个可以上机器打浆的红薯了。

忙活了一个上午,夏世联又请大傢伙吃了午饭,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夏世联订的红薯机到了。

工人安装好之后,两台打浆机就立刻开始工作了起来。

说是打浆机,但夏世民看著好像大的绞肉机,以前小时候自己家绞肉包饺子用的那种手摇的绞肉机,只不过这玩意看起来大了很多倍,而且还是电力的。

一筐筐的红薯,从上方的进料口被倒进了器中,下面有个盆子接著绞出来的红薯碎。

差不多一盆的时候,立刻就有人过来换了一个新盆,装满红薯碎的贫子则是运到了一个大缸旁边,大缸上面有个三角架,三角架上面掛著一个四角的纱布兜。

三角架上掛著一个十字交叉的横棍,学名这玩意不知道叫什么,但夏世民老家管这玩意叫筛架子,每个棍头绑著一只沙布兜的角,这样往兜里倒上红薯浆,一个人在下面扯著横棍来回上下挑动,放在里面的红薯浆中的水份带著淀粉就会隨著翻动落入到下面的大缸里。

等著兜里再没有水滴下来,兜里剩下的红薯渣就被取出来,这时候的红薯渣还不能扔,得重新加水,再一次放进打浆机中,再打成浆。

接著按上面的步骤再来一次,一般来回三次之后,洗出来的红薯渣就不会再洗了。

这东西也不是没用,农村就没有不能利用的东西,洗出来的红薯渣不论是餵猪还是餵鸡,都是很不错的。

洗出来淀粉水,会被倒进沉淀池,也就是杨侃弄回来的那几个充气大游泳池中。

等著装满一个池子之后,会在池子上面盖上一层塑料布,怕落了东西进去,也怕万一下雨什么的。

接下来的事就交给时间了,经过一整夜的沉淀,淀粉水中的红薯淀粉就会落到最底下並且开始板结起来,上面一层水则是直接放掉就行了。

从洗到这里,红薯成粉条才將將算是完成一半,剩下的部分才是辛苦的活,以前做粉条的时候,一群老爷们得围著锅台,在蒸式的屋里干上好久,才能做出粉条来。

不过现在嘛,机器代替了人工,原本最吃力最受罪的地方已经大大简化了。

忙活了一天下来,红薯堆將將少了差不多不到六分之一。

不过今天也有客观原因,如果明天一早开始的话,剩下的红薯最多两天就可以机完,最多天还有四天就可以把粉条做出来掛出来晾上。

只不过,第二天,夏世民可没有空在村里陪著大家做粉条子,他得去提亲。

一大早,老夏就被舅舅从床上给了起来。

“还睡啊,都什么时候了”。

刘献国望著外甥夏世民,一副愤愤的模样。

夏世民抬头看了一下外面的天空,发现太阳都还没出来了,確切的说是天还乌黑一片,正是一天中最黑的时候。

“舅舅,这也有点太早了吧,说好的七点多到,现在这才几点啊,东西都准备好了,到时候直接出发就行了”。

说著夏世民又想躺下来继续睡。

结果不出意外的被刘献国著耳朵拽了起来。

“你以为直接去啊,你得开著车子转上一圈,哪有直接上门的,你得走县城绕上一圈”刘献国说道。

夏世民有点傻眼了:“为什么啊?”

“习俗!”

这下老夏没什么可说的了,既然是习俗,那就照著来唄。

於是老夏穿好了衣服,出了后院的时候,发现舅妈已经做好了早饭,舅妈可不会像池佳雯那样伺候夏世民,早上做的是小米粥,配上鸡蛋还有咸菜。

夏世民吃饱了之后,正准备换衣服呢,村里几个宾相凑在一起乐呵呵的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