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791.分摊丁税入盐茶(2/2)
那么如此折算,一斤盐就只需要加价十文钱,便可以抵消丁税。重点是带宋不是只专营食盐,只对食盐抽分误。
事实上只需要一斤食盐上加价至多两文钱,其他的各种商品,类似於醋、酒、茶、曲上一斤加一文,乃至於半文钱,这笔收入就完全覆盖了。
对於动輒一斤盐要卖上百钱的南宋和带寧而言,两文钱的加价,几乎一定会被普通的老百姓忽视。原价三块的冰红茶卖四块,那老百姓的反应会极其巨大。原价九十八的桶装食用油,变成了九十九,怕是根本没有几个人会在意到。
与其去费劲巴拉的,一到秋税徵收时,就下乡去抓的鸡飞狗跳,甚至闹出些事端来。你还不如在那些专营商品上面,稍微动一动手脚呢。
“戴先生,你难道不知征比身丁钱,也是为了总集户口?”正好,张巡正需要这样的意见呢。
“身丁钱一概免去,百姓欢腾,集合户口便不是那般艰难之事。”戴表元倒不是说看不起老百姓,只是就事论事。
最简单的,老百姓都是健忘的。简单的来说就是上一年度,甚至上一个月发生的事,都会遗忘。复杂一点的,没有族谱的话,老百姓极大概率是不知道自己曾祖父和曾祖母名字的。
也即老百姓的记忆实际上非常短暂,短暂到一种无法想像的地步。这不是专属於如今的现象,是贯彻古今的恆久事实。
张巡当年为了北运军粮,在两浙和两淮徵发民夫的役。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年,戴表元请张巡派人到坊间去问问,还有几个人把这事当成话题或许很多民夫並没有遗忘自己转运粮食去河南的辛苦,但最近这三年的辛苦,已经大范围的覆盖掉三年前徵发劳役的辛苦。
眼下张巡既不兴修宫室,也不建造长城,和宰相们议定的,要修养百姓三五年,恢復民力。
如此一来,再过个二三年,即便是很多民夫,或许都会將自已被徵发去运粮的苦役给彻底淡忘掉。反正日子依旧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又一年的日子,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別呢。
既免去了丁税,又淡忘了役,即便百姓天然的恐惧朝廷和官府,听到下乡登记就往山里跑,往湖里钻。但此番行事之后,登记户口的难度一定会有所下降的。
肯定比你亲自下乡去抓来的容易。
另外戴表元还说了,为了不引起大范围的联想,完全可以今年就下令全国的盐价加两文钱,酒价加一文钱等等。等市场完全过渡,什么风波都没有发生之后,转年再大赦天下。
宣布从即日起,带寧不再徵收丁税,保不齐史书上还能大吹特吹张巡一把,把张巡夸成是古来第一圣明宽爱帝王。
“戴先生亦有经国之才啊。”张巡不由得站起来,拍了拍戴表元的肩膀,夸讚他这一肚子的坏水。
好好好,你这个浙东学派,讲究治学的同时也有功利的內容,真是选对了。张榕有这样的老师教导,不求一肚子的坏水,只求能够看出別人怎么使坏,那守成之君没得跑。
“不敢不敢,不敢不敢,陛下实在谬讚。”戴表元连忙站起来拱手行礼。
“哈哈哈,这有什么的。”张巡一把就把戴表元给按坐下去。
带明带清搞不成这一套,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遍布基层,却又直属於中央的税收官僚系统。张巡能搞,是因为张巡把这套体系还在手里,並没有像带元那样自废武功,把税收出卖给包税的江南士绅和回回中间商。
地方上超过三万人(含北方)的各种八九品小官,確实是要设置的。不单单是州县佐贰官保留,这些地方上的监茶酒,监门市,监渡津之类的兼具管理和税务的官职,也一定要恆久的保持下去。
从长远来看,保留这支基层官僚系统所造成的危害,绝对要小於他所带来的好处。
最简单的,带宋到他灭亡前两年,还能够有黄金十万两,白银五十万两,钱五千万贯,拿来交给贾似道搞赏三军,去丁家洲和伯顏对阵。
崇禎十三年的时候,检检要是有这么大笔的银钱,那得把日子过成什么样,真是想都不敢想。
洪承畴和之后的孙传庭,那军餉得充裕到什么地步啊。
“对了,此事出卿之口,入我之耳,万不可再使他人知晓。待之后召对,方可议论。”这事情干係重大,张巡得先保密。
“臣明白。”戴表元如何不明白,他明白极了。
好好好,今儿也算是有收穫了。张巡直接留戴表元吃午饭,反正已经到午饭的点了,一起吃工作餐。
不在於口味好坏,在於我和那张二皇帝一桌上吃过饭。
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戴表元连忙谢恩,张巡是只管传饭的。今儿没有李淑真刚烙的饼了,那就吃米饭吧,也有麵条。看张巡想吃什么,都是上午就开始准备的。
偶尔张巡也会吃外卖,甚至出去吃勛贵大臣家的。大伙儿都习以为常了,知道张巡並不挑嘴。
在饭桌上,张巡继续问戴表元关於登记户口的问题。即便老百姓听到说普免丁税而欢喜,又淡忘了大规模徵发役的辛苦,可还是需要乡里书手去一户一户的登记啊。
跑掉的怎么办?
凉拌。
这玩意儿就是个人力资源的数据,就算是到了9102年,全国的户口到底有多少,也是每时每刻都在变的数字。用高科技也只能得到一个相对准確的数字,眼下这年头的朝廷能够每十年重核一次,便教足够。
比如常州武进县有十二万口,你不必详细到几千几百几十,甚至知道每一个人叫啥名字。你能大概確定武进县有四万名壮丁就得了,这是你能够在必要时动员出来的人力资源。
你管那么细致干嘛啊,只要出了事能够拉出来四方名壮丁,那登记户口的官吏就是称职。太过於苛求数字上的精確,就有吹毛求疵之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