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787.可允藩属来留学(2/2)
况且张巡乃是九五之尊,如何认识秀州华亭县一个老妇人?这玩意儿根本不可能搭界的啊。再者崖州?什么人有这么大的本事从华亭县一路跑路去崖州?
“不必多问,派人去找就是了。”张巡发现做皇帝就这么一个好。
普通人说话,你得认真解释,证明逻辑,线索清晰,才能够取信於人。皇帝说话,只管说就完了。下面有人来纠正,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也可以拉倒。反正不可能有人来问罪的,对错都不那么重要。
先前不是也说了,哪怕这会儿张巡想要上月亮,也一定会有人愿意为张巡建造摘星楼,我作为皇帝的权力是无限大的!
“遵旨。”几位宰相面面相,偶尔张巡蹦出点这种令人摸不著头脑的命令,他们也不方便多问。
找个人的事,大不了行文一道去崖州,再委派两个小官吏到地方上找一找。找到最好,找不到?
找不到也不算啥大事,因为张巡日理万机,这种事如果后续没有跟进,要不了三五天张巡就忘了。这事权当没发生,你不说我不说,等宰相换人,这事就算是再也无人知晓咯。
“务必要找到,找到之后妥善安排,以礼送来京兆。”万万没想到张巡的態度还挺郑重,仿佛这个老妇人是非常真要的人物。
多重要?
去籽和多轮纺线,这都是极大提高纺织业发展的技术革新。如果能够找到她,虽然也没提前几天改进江南的纺织技术,到底早一天好一天。
“臣这便签发公文去崖州。”叶李立刻应声,现场办公。
他签好了,侍卫亲军送去省台,用印套袋,再火漆封好公文袋。今天晚上就能从京兆发出去,不过崖州有点远,走得快怕是也得个把月。
也不急於这一天两天的,张巡现在已经记起黄道婆了。今年早过春月,之后可能会忘记,等到年底天气復又寒冷时,张巡一定能够把这事想起来。到时候要是没找到,张巡就得问问这个上传下达到底做没做好了。
“再派人行文去华亭县,寻两个熟悉业的人来,不拘是官是吏,民人也可。”趁现在想得到,张巡得儘量把事情提上议程。
“绵?”几位宰相稍微住了住。
“非是丝绵,也非南方木。”张巡索性扯过一张纸来,直接写了下来。
“这是何物啊?”宰相们也不是啥都知道的,术业有专攻,他们能够懂得稻、麦、豆这种总关国家安危的粮食作物就不错了。
毕竟四位宰相,没一个亲自下过地。都是大家族出身,谁家祖上没个高官的。即便谈不上从小锦衣玉食吧,至少供应他们脱產读书是没问题的。
“派人去寻,应当早有种植。”张巡也解释不明白,只能够发挥皇帝的超能力。
朕不问过程,只问结果。
“若有成布,也一併送来。”见宰相们点头,张巡復又强调了一句。
反正这个年代的布似乎纺织技术还很差劲,后世不是说三十支,五十支,八十支嘛。
应该就是和布的纺纱技术有关,纺纱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布的质地。当然织造技术也很重要,现在估计是尚未得到提升。
“华亭以往有这等土贡?”金应干转运的,回头问了问李让。
“没有听闻过。”李让年轻的时候还帮著家里做买卖呢,两浙一带到处跑的。
他都没有听说过,那说明现在的松江土布不行,极大可能只是存在於居民家中自用的范畴。或者因为纺织工具的限制,只能织造较小布辐的產品,用途狭窄。
“都不论,先去寻来。”
得,皇帝动动嘴,大臣跑断腿唄。继续签发公文去华亭县,幸好华亭就在两浙,一来一去要不了几天。如果找不到,也能够很快回奏给张巡。
被这个小插曲打断的笼络占城王制晏一事,继续谈。允许占城派留学生来,也得允许咱们派人去占城。
当然不是为了去占城窃取什么,主要是还是为了以占城为出发基地,去搜集陈朝的讯息。有占城军作为嚮导固然很好,但现在既然时间还算充足,肯定也得派点咱们自己的锦衣亲军去交州·占城,儘可能的搜集消息。
此事张巡只是对几位宰相说一说,之后交办给锦衣亲军。等褒扬制是的使臣出发去往占城,锦衣亲军就跟著一道去。
使臣回来,他们可以先不回来,留在当地儘可能的记录讯息。甚至包括几月到几月是雨季,几月到几月是旱季,都属於重要讯息。
清代乾隆年间的大贪官王望贪污了好几百万两银子,这还仅仅是现金,房屋宅院,店铺典当行都没算。所用的方法便是“捐监冒賑”,將捐监的银两大笔私吞。
一直隱瞒的很好,因为甘肃上上下下的官吏都有份,各个都发財。结果大学士阿桂率兵去河西以西打仗,到了当地发现大雨连绵,行军困难,於是上报乾隆。
两边一对比,案发。
交州这地方一年有好几个月变著法的下雨,下各种雨,张巡是知道的。但是具体的时间范围不太清楚,正好这两年派人去。既询问占城本地人,又用咱们自己人亲身体验,保准不出错。
之后趁交州旱季的时候发兵,能够减少军队的非战斗减员。
这也是正经事,几位宰相记录了下来,之后京兆做战前计划部署的时候,一定会参考到。张巡又问眾人有没有补充意见,如果有的话,儘量说。制晏也不可能一直待在京兆,了不得待个一两月,就得回返占城。
毕竟他一来一去就得大半年的时间,长久不在国,总归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