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783.节帅威望无限大(2/2)

所以一般情况下张巡的嗓门都很大,反正张巡是元帅,是皇帝,本就应该大声说话的。刚刚说话声音小,张还以为是有什么私密的吩附。

“你们家在保州和宿州,是有世袭万户和庄田的吧?”张巡把张按下,细声细语的询问。

“是。”张坦然回奏。

张巡当年是一路打进河北的,路过保州的时候看的明明白白,想遮掩都没处遮掩。这都算是过了明路的,那肯定坦然。

“前元时,听闻也曾改侯归流,罢解世侯兵权。那庄田地產,人口户籍,又是如何处置的?”张巡想参考一下。

“啊?”这话一下子把张哇给问住了。

“怎么?”

“先父在时,故元朝廷不仅没有削夺田庄投下,还因战功,屡有加赐呢。”张硅还挺稀奇,以为张巡早就知道了。

张弘范在囊阳之战中,屡立战功,因此得到了宿州的万户和配属的田地。他们家的世职原本只有保州那一块,因为张弘范的奋战,还多挣出来一个。

歷史上等到张弘范在崖山攻破带宋的流亡小朝廷,元廷再度厚赐奖赏,直接明確的“赐田户”。连田地带户口,一併下赐给他。

其他在南下灭宋过程中立下战功的,也多得到户口田亩的加赐。赤老温家因为家族后嗣不丰,

以及没有参与南下灭宋之战的原因,被排除在此次加封之外。

歷史上其他参战的蒙古勛贵之后,像是木华黎(四万一千零一十九户,韶州)、博尔朮(一万七千九百一十九户,全州)、博尔忽(四千户)等人的后代,都得到了加赐的户口。

由於元朝廷规定功臣们允许推荐封邑所在地的达鲁赤,所以这些封邑土地,事实上就是由功臣们的“家臣”在进行管理。

別说什么改侯归流了,很多封邑逐渐就为勛贵世侯说了算。

“啊?”张巡確实有点没想到。

只以为元朝廷是迫不得已,为了竭尽全力灭宋,才恢復功臣世侯们的军户兵权。万万没想到带元是几乎就没夺走这些功臣世侯的兵权,反而还厚赐田土,拨给户口。

毫无参考意义了,张巡是要从功臣军將手中夺取他们隱瞒和侵占的田地、户口。而带元是根本就不管这些,立功就送,

拉拢人倒是挺到位的,也难怪元朝末年那么多汉族地主武装,以及元朝的勛臣之后组织所谓的义军,来镇压农民起义。他们那是真的在保卫自己的財產啊,不卖力才奇怪呢。

反倒是一般的蒙古兵,受到压迫,大面积的跑路去投靠朱元璋。老朱能够快速组建骑兵军团,

和夺取庐州的元朝官营马场,以及大量蒙古军户投靠,不无关係。

“陛下心忧福州黄册一事,却是多虑了。”张瞧见张巡又有点沉默,直接张口。

“接著说。”

“陛下威声冠於天下,加之四海。一声令下,莫敢不从。何须忧虑成事?只需一道詔令即可。”张对张巡充满信心。

“嘶—.

小张说的还真不无道理,叶李他们固然知道张巡的威望极高。但因为他们天天和张巡接触在一起,对张巡威望的高度到底在哪里,有不符合现实的感觉。

弱化了!

走到宫门外去瞧瞧,最简单,方才杀陈宜中父子谋逆大案数百人,刑案四千人,株连三万家。

浙江、江西和福建三省,有放出个一个屁吗?

真就是一个屁都没有啊,全都是热烈拥护,永远支持。不单单是没有反对的,等今年春闈,照旧发解土人来参考。

连这种不能完全算张巡基本盘,只是张巡平定下来的地区,都如此拥护张巡。作为张巡基业所在的两淮,那更是百姓奉张巡为天神一般啊。

袁绍在官渡兵败之后,河北百姓对其不离不弃,连北方的胡人都愿意派兵支援他。坚在水兵败,四面楚歌,关中三千坞堡都出动人马,运输粮食去长安支援他。

甚至连唐玄宗李隆基跑路去四川,在蜀道穷山上,碰到百姓,都有百姓捧上糙米饭给他食用。

他们都可以,张巡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不可以?

只要张巡的人出现在两淮,什么拥立小节帅?一声令下,鱼鳞图册立刻开始编画。淮南新官们根本不可能反抗,或者和张巡对著干。

有一说一,他们对张巡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盲从。或者说的更真实一点,他们已经是张巡的“仆臣”了。张巡甚至不需要张口,朝他们递一个眼神,他们就立刻站定,抬头挺胸,等待张巡的军令。

您张二的威风,那是不说话都好使的金字招牌啊。

或者说实在是担心苛待了魔下这些元从老臣,让他们连一点荣华富贵都享受不到?那直接一点,允许勛臣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佃户,这些都是免税免役的。

超过这个数量的,必须放还。百姓放出来编户齐民,土地放出来交给州县分配或者平价发卖。

诚然,这样做是给后世子孙留后患。但先前也说过,只要你家没有人继续当官,那立刻就会被人吃干抹净的。这就是带寧,也是带宋、带明、带清。

財富只会往有权的人手里集中,在这里就是这么一回事。反正带寧的统治阶层內部,也会大鱼吃小鱼,不断洗牌的。

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后的事,全得看之后张皇帝的贤愚。现在先把这事给办了唄,张巡在还有办得可能,后世的皇帝想办,那是千难万难。

“倒也不无道理。”张巡打量著张,这小子確实透著点机灵劲,虽然歷史上参与元朝党爭被杀全家了。但有这个参与的能力,那水平確实在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