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774.好大喜功来劝君(2/2)
先把吐蕃的情况都仔仔细细的了解一遍,详细写成文本。就像当年带宋和蒙古才交往的时候,
专门写了一个《蒙韃备录》。让大伙儿对吐蕃的情形有一个基础的了解,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研判和抉择。
到底能不能去吐蕃拉人,去扶持小弟,或者指望著他继续碎,让他永远快乐碎下去,永远侵扰不了国家的西陲。
得有明確的情报,才好相应的知行政策。
就算是带明,一开始也知道以东夷制北虏,以北虏制东夷。以建州制叶赫,以叶赫制海西,以海西制建州呢。
反正就是微操唄,就是下棋唄,就是三个鸡蛋上跳舞唄。学学隔壁带英,今天拉这个打那个,
明天拉那个拉这个,反正就是搅屎。充满热情的搅欧洲大陆的屎,但凡瞧见点欧洲大陆有成气候的,就开搅。
所谓十处响锣,九处有你。说得就是带英。
那谁去呢?去这种地方,汉儿大抵是不行的。一则语言不通,二则长相也稍有差別。矣,张巡突然想到了外头站班的贺仁杰。
立刻把贺仁杰给传了进来,贺仁杰此时换上了官人的袍服,本身又曾居高位,一见之下还颇有气度呢。
贺仁杰还在疑惑,他在门口等著召见。宰相们先入內,紧接著黄梦干也入內。到这一步很正常,怎么黄梦乾没退出,就召见他了?
有一桩活,大活,须得一个胆大心细,还得通晓蒙语,知道点藏语的人,亲自去往吐蕃各处,
了解此时吐蕃的民情地理。
放心,身份好偽造,先去陕西长安镀一层金,偽装为元·秦王阿难答的僚属,因为时局混乱,
久不通消息,前往了解。
空白的救书照旧带上,如果发现有心思活络的吐蕃领主,就试著拉拢。如果没有,那就烧了了帐,记得回来写《吐蕃备录》就行。
“如此大事,敢不效命!”贺仁杰五十岁啦,但听到这个任务时,是毫不犹豫的。
因为他很清楚富贵险中求的道理,只要他能够圆满的完成任务。功劳无可指摘,回来就能够升六品五品。且如果能够真的招抚几个像样的吐蕃贵族回来,那四品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相对於影响国家西陆的重大安全问题,他一个人微小的升迁,都是细枝末节,毫不重要的。
“贺胜尚未上任呢吧?”瞧见他这般积极主动,张巡反倒有些不好意思。
“是。”
“命他改官四川,同你一道去。”张巡当即下令,上阵父子兵啊。
有个二十郎当岁的儿子在身边陪伴,至少比贺仁杰一个五十多的人单独去吐蕃要来的强。且父子出行,这种搭配更容易取信於人。
“立刻行文。”张巡復又朝外头喊了一句,中书舍人很快入內。
皇帝直接插手官员任命不合適,但张巡至少注重程序正义。现场擬文,现场让宰相副署,把这个流程走了。
至於贺仁杰,昨天是虞侯,今天升副指挥使。有个亮的身份,去了吐蕃之后,必要时可以亮一亮。
我乃大寧天子亲军!
“此番劳苦,事成之后,必有重赏。”趁著中书舍人擬文的时候,张巡直接对贺仁杰画大饼。
比如最简单的,贺胜是进士出身,理论上要担任三任州县佐贰或者幕职官,才能够被推选为县令,脱离选海。
但只要眼前这件事办妥,张巡可以直接把贺胜推去担任县令。有实绩的,儘先升补,补到中枢省台来也可以。给俺张二扛枪卖命的,都是重重有赏,而且家小绝对给钱给地给政策。
“必不辱命。”贺仁杰大声应和。
“尔父子,自即日起,入淮南新官帐。”大饼要画,现成的好处也要给。
提拔进入淮南新官,那就等於是“抬旗”。虽然官职地位不是世袭罔替永久的,但同等条件下,淮南新官就是要优先补用。这玩意儿是张巡的基本盘,是张巡完全不怕南方士人阶层选挑子不乾的底气所在。
“陛下厚恩,三生难忘。”也算是在寧军之中廝混了有一阵的贺仁杰,当然知道淮南新官意味著什么。
在座的,包括站著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淮南新官帐上登名的。別看张巡不刻意到处宣传淮南新官,和区別於南宋继承而来的旧官,那真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旧官除非能力超群,力压群芳,否则根本竞爭不过能力稍逊於他的新官。这就是张巡人为的製造出来的军政集团,从王爵到九品末吏,齐备。
“好说好说。”张巡把人扶起来,命令赐座。
事情就这么决定了,朝廷预备一百道空白敕书,交给贺仁杰父子。再由他们从侍卫亲军內挑选亲信人马,组建一个十人二十人规模的“探险队”。
冒用带元秦王府的名义,偽作阿难答之属吏,进入吐蕃青藏。见机行事,许以便宜之权。顺道再行文给四川路,如果之后贺仁杰有什么请求,也儘量满足。即便是调动兵卒,三千以下,可以事后奏报京兆。
反正能放手的,张巡都放手给贺仁杰,只要他干出成绩来,一切好说。
另外就是进入吐蕃的路途,可能走河西比较方便一点。所以张巡亲自写了一封信,给巩昌那头的汪惟正。
哈哈,也算是咱们的老相识了,当年被张巡追著跑的老相识。请他儘可能的为贺仁杰提供方便,要是能够派出嚮导更佳。
巩昌过兰州这段路可能好走一点,兰州到西寧,就算是进入吐蕃的范畴了。確实需要嚮导,才能够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