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767.並非波罗自远来(2/2)

確认无误,封在省台內,等待扫马和礼部的使官一道出发,再行移交。

和威尼斯统治者的交际,纯属我给太君带个信,张巡自费送两件礼物,私人问好即可。左右宰相得知所谓的伊太利拂郎国还不如常州大,胜兵至多万人,且根本打不到海都,就完全失去了兴趣。

说起来此时的威尼斯还蛮大的,號称几分之几个罗马来著?好像是八分之三个罗马。胜兵肯定也不止万人。但打不到海都是真的,且海都也不下海,威尼斯的海军暂时靠不上。

重点是这些事情,在座的宰相们也根本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旭烈元西征的时候,带走了蒙古十万帐。

加上这些年的繁衍生息,以及吸纳被征服地区的人口,不说二十万帐,十五万帐总是有的吧。

五帐出一丁,都能够有三万骑了。要是三帐出一丁,五万骑兵,那完全足以从海都的后方,给海都和篤哇一拳。

中原自己爆五万铁骑出来,再拉出去打海都,少说得两三千万,甚至更多也有可能。只能说农耕帝国和游牧、半游牧政权在骑兵上的动员力差距太大了。

议定此事之后,张巡让省台给两浙和福建行文,备一条船,送扫马和茫贡诺去巴格达。地方有司妥为招待这二人,如果次后有伊尔汗回文到的,不论是两浙还是福建有司,都要立时奏报,把这当成个事来办。

另外也得通知一声广东方面,或许船会飘到广东去,別把伊尔汗回信的人给绑了。

今儿就没什么大事了,李让提了一句,李酉孙、张嘉、马端临这些张巡钦点从外地摇回来的考官都已经抵京,请张巡安排个时间见一面。见完面就都得锁院,进去关至少一个月禁闭。

全国来考试的人,没有二万,也有一万七八。虽然捉了四千,这不还有一万多嘛。一万多考生的卷子,几十个人判卷,半个月都未必判的完。

从翰林、国子监、礼部抽选的,以及从全国各地调来的考官,应该都到位了,確实要专门召对一次。这事张巡记下了,还对著守门的卜怜吉歹喊了一声,告诉皇后,他好大哥李辰孙回来做考官了。

李淑真虽然是皇后,但其实自由度蛮高的。张巡並不把她拘束在狭小一隅的宫內,以前她就经常回娘家看望李庭芝。现在不论是李辰孙来拜见她,还是她回娘家都行。

李庭芝的裹王是南宋封的,但在张巡这里,一概追认。按道理张巡要给李庭芝换一个秦王、晋王、齐王这种大王號。但李淑真表示她父亲功业並不在本朝,追认即可,不必再益封。

瞧瞧这政治觉悟。

另外像是前代以来就同张巡合作,亲善於张巡,或者支持过张巡的已逝官將,张巡也都追认其爵禄。尤其是已死的马雍和张喜,益封国公,大为荣显。

召对结束,又午饭点了,得,今儿吃张巡的吧。

片刻之后,李淑真亲自出来,说是今天专门烙了饼,又煮了甜浆子,诸位相公简单吃点吧。左右的宰相大臣无一不允,连连向李淑真致谢。等下出门,就能吹上一句,今儿皇后给俺烙的饼,你吃过嘛。

按李淑真的说法,刚刚揉面的时候还加了奶,不知道诸位相公感觉如何。怎么可能会有人说不好,只是夸。

“说起这个面,河北今年的夏粮如何了?”上个月,就说全国的夏粮开始收储,眼下都告秋了,应该晾晒完毕,收储归仓了吧,

“河北夏粮归仓七十万有奇。”姚嵩放下筷子,应了一句。

“七十万吶。”张巡心里面开始盘算。

生券军一个月要支一斛五斗,熟券军一个月要支三斗或者四斗,钱的话中央可以转移支付,粮食一般还是要本地筹措的。

清代陕西驻军和官吏发粮食,一般就是髮小米,好一点是发白面或者折麦,最高级的是发大米。能领大米的少之又少,仅有少数高阶军將和文官可得。即便你是从广东来的,照旧发小米或者麦,吃不惯也没办法,因为陕西本地就出產小米和麦。

幽州二万生券,云州大同和并州太原合计二万生券,保州保定、定州中山、镇州真定则有一万生券。这五万野战军是中央管钱,地方管吃饭的。

“还有一季豆。”姚言知道张巡在算帐,连忙补充了一句。

“豆还得管舍饲马料呢。”张巡当然知道河北还有一季豆,但史樟去永平养马了,永平那边至少也得支几方斛豆过去。

要不然冬天舍饲的马吃不好,会掉损失元气的。况且这两年不用防秋,过两年就说不准了。

防秋任务开始,就得给马配料。

“不足之数,河南总可供应。”叶李张嘴帮了一句。

河南嘛,天选大规模农业区,现在河南人口恢復到了一百七十万以上,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生產。只不过需要囤积兵粮去洛阳、陕州,预备之后恢復陕西使用。所以张巡才问河北的粮食能不能自给,这是军国大事。

“两淮呢?”张巡只是嗯了一声,继续吃饼。

“两淮大熟,仓粮无虑五百万。”姚嵩说起两淮,底气就充足的多了。

今年因为不需要大规模北运粮食了,两淮的军民也大多南下修整了。原本的战时体制结束,现在已经可以稳定的生產。

“啊——”一听这个数目,两淮的军食那肯定是无需任何担忧,甚至还可以囤积一部分,作为仓储积蓄。

“陛下,陕西长安急报!”正乐呢,一名侍从捧著一份急递军报而来。

“如何!”张巡立刻站起来。

“虏酋海都之大蠢,已阵立於河西。”急递內的信息令张巡极为惊讶,槐河输得那么惨,海都居然照旧出马河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