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745.肇基元號何所谓(1/2)

第745章 745.肇基元號何所谓

对了,还有一件事,马上过年了,正好张巡受禪即位。不论是元朝的年號,还是宋朝的年號,

都应当立刻废止,趁著新朝建立,取一个新元號,明年正旦昭告天下,於九州颁行。

儘管陕西、甘肃、云南、辽东等地方尚未统一,但河洛故都和幽燕旧郡已经全部恢復,天下的大义名分尽归於张巡一人,边边角角的地盘可以之后再慢慢来整治。先把新朝的元號定下来,以示鼎革。

“光中”的阶段性目標也已经实现了,確实不需要再光復中原啦。因为中原的绝大部分土地,

都在张巡的旗下。

况且“光中”是赵是的元號,一般而言极少会有君主沿用以前的元號。张巡所知的,唯有先代后周世宗柴荣,他就是沿用的“显德”年號。原因不做討论,反正有这么个例子。

“先生想必是有几个备选了吧。”张巡听到叶李提这个事,就估摸著叶李肯定是有准备的。

因为是第一次玩改朝换代的戏码,也没有什么经歷过几次鼎革的不倒翁来出面指点。大伙儿都是临时草就,职责都无法明確,没瞧见刚刚谢光孙跑出去给张巡置办袞冕大全套嘛。

眼下基本是谁想到了就谁来办,儘量把禪让的仪式办得有模样。原本还应该搭建一个受禪台的,但在大明殿內办也行。后世有说法,李自成在京师受明朝遗臣的拥戴,便是在武英殿,並没有在太和殿。

“臣预选了两个,供陛下参考。”叶李话没说满,或许张巡有自己的想法。

他其实没想错,张巡最想用的肯定是“光武”,“建武”也可以。但光武是刘秀的諡號,建武则是刘秀的年號,他一个人把这两个美號都用了。

“洪武”说起来也很不错,但这是朱八八的號,张巡把他放在了第二个备选的位置。毕竟这是朱元璋的原创作品,咱们用了,那不就是抄袭嘛。

所以咯,先听听叶李的意见,或许他有什么好想法。

“隆武!”结果叶李掏出两张纸,展开第一张,张巡一瞧就微惊。

別说了,这个元號张巡也算很熟悉的。毕竟穿越前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去找《南明史》看,最后大概率就是被內容给气死才穿越来的。

唐王朱聿键的元號,一共也就只用了两年不到。而且虽然起得挺响亮,但事实上反而衬出其悲凉。想要兴隆武备,结果郑芝龙根本就不听自己的。

况且朱聿键吧,瞎,南明几个皇帝都一样。因为诸王爭立,先打鲁监国,后压朱由榔。正事是啥也没干成,內订的事情却干了许多。

儘管气节真的很值得讚嘆,能力或许也有,可到底啥也没发挥出来,就败死汀州。

论意味,这个元號是很好的。但是论他歷史上的情节,算了,还不如用“洪武”呢。抄袭朱八八就抄袭唄,也不知道朱八八的爷爷这会儿是不是应募来了河南河北。

他家几辈子的老农民,家庭情况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保不齐就在吴璞或者金应先前对两浙的募兵垛集人员中。

见张巡微微皱眉看著“隆武”的元號,叶李就知道张巡大约是不喜欢。只是不动声色,展开了第二张纸,纸上则写著“章兴”。

和前面的“隆武”大不相同,隆武主要还是讲张巡志在天下,有锐意恢復汉唐疆土的气象。那种用兵的意思非常明显,算是开国皇帝们常用的类型。隔壁越南,还有人用“神武”做元號呢,一个意思。

至於“章兴”,又可以写作“彰兴”,这不算通假字,主要是就是体现一个新朝將要兴盛的良好寓意。

彰可以作明显,显著的意思,兴则是字面义,但偶尔也引申为兴教化,兴儒学,兴文治的意思单说字面的意思,那就是祝愿天下繁荣形势,一日胜於一日。引申的意味可说可不说,看各人怎么理解。

“没有別的了?”张巡倒不是对“章兴”不满意,而是觉得这个元號不够响亮。

“臣立刻回去再擬来。”叶李这会儿就不揣摩张巡的意思了,准备回去再擬三五个元號,明日来请张巡选定。

“务必朗朗上口,大气磅礴。”张巡是按照洪武来要求的,人家朱八八可以,咱们为啥不可以。

“明白。”叶李知道元號这玩意儿得和张巡受禪的消息一道颁布,已经没空再多说了。

挺好,大伙儿都忙,忙起来才有蒸蒸日上,万象更新的意思嘛。走到门口,拍拍给自己当门卫的张琰肩膀。

都是自己人了,咱坐了天下,你们想得什么赏赐呢?赏钱肯定是必须的。二十几万生券军,超过四十万的熟券军,以及南北两处的文官武將,算了下来得赏赐一千万以上。

不过张巡这辈子也就做一次皇帝,以后正常赏赐,一次也就只需要二三百万了。这都是有成例的,该给多少盐巴,多少白绢,多少铜钱,差不离就行。

一个生券军,单说正常的俸禄和三节赏钱,就得在百贯以上。对朝廷財政而言,確实是巨大的负担,但天下兵戈未定,投资在军事上,总比在贪污腐败,淫逸享受上要强。

钱都是有定数的,平时小节庆三瓜两枣的,登基驾崩这种大事也就翻倍再多些。但赏赐这玩意儿除了钱帛財宝之外,还有名爵呢。

往小了说,那就是自己开府治事之后,那些就投靠或者服侍张巡的文臣武將,公侯伯子男,一级一级的都要確定。

在这些爵位之外,张巡对於明代的封爵制度那是弃如履,直接再见。明代封爵制度和宗室制度一样的屎,而且后代皇帝想改屎山代码都改不动。

公侯伯这一套运作的好,那也可以,结果自废武功,把后宫妃嬪那些乱七八糟,不学无术的父亲、兄弟、侄子等都拉进来充数。充到后边什么烂货都在勛臣体系內,直接把带明“佩剑贵族”拱卫皇权的能力给废了。

卫所武官世职那一套,也是个没啥优点的东西,早期在一定程度上安置了官、土官等群体,

也使得没那么多功劳的中高级军官,有了“爵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