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724.五千板车配锁链(2/2)

“他们也是职责所在,莫要怪罪。”

“以后谢安抚入內,不必阻拦,引导通报即可。”张巡对著左右的侍卫亲军嘱咐,给谢光孙一个面子。

“遵命。”有了张巡的令,侍卫亲军们才把堵著的大门让开。

“节帅有一班好兵。”谢光孙也是有啥说啥,但他並不十分羡慕。

这样忠勇有力的护卫,他也有好几百呢。做了大將军,连一班骨干亲兵都没有,可能吗?

“不算啥,不算啥—”张巡引著谢光孙往里走,那意思自然是你有话就直说。

原本在张巡旁边论事的叶李也眼巴巴的看著谢光孙,有啥事需要这么火急火燎的跑来专门找张巡啊?

“我派了几个小子去河北,那情形—.”谢光孙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

河南这边虽然也荒凉吧,但是已经基本建立起了秩序,你管好秩序坏秩序,他整个社会的生產生活,已经在忠诚军的军管下,运转了起来。

但河北就不同了,河北溃兵贼匪一窝一窝的,阿术根本没有空去管。世侯们倒是想管,但大敌当前,人马隨时得呼应张巡和阿术的军令出发,动不得。

前有刘驴儿以天生异相招惑百姓,聚眾呼啸。后有恆州淘金户逃亡作反,杀夺官绅。河北的社会秩序处於一种在城镇內尚有秩序,是王法之下,而城外全凭刀枪说话的状態。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谢光孙有一丝隱忧,那就是他进入河北之后,张巡能不能护住他的粮道?

能够隨军携带一个月的粮食,那是他的事。后路粮道的维繫,就是张巡的事了。粮道如果被截断,再是精锐的兵马也得完蛋。

“此事我亦有思虑。”张巡的办法其实就是宋朝和明朝都採用过得那一套。

凭坚城,牢战线。北宋在西夏方向上大规模修筑城堡群,明朝在辽西走廊上步步筑城,连成一线,加强守势。

眼下张巡把张楨安置到了漕州,又把收降的元朝官军部分人马,安置在大名。从开封北上到大名,沿途的州县,像是封丘、延津、滑州白马等处,张巡都派人进驻,並且加强的守备。这一线每一座城池的距离大致不会超过五十里,一般在三十里左右。

中间没有城池的,也修筑了驛所,方便粮队依靠。在大名以南,军队和粮队都可以快速的前进,並且在一日內抵达下一站有防护的城镇。

出了大名,那就是纯野外了,河北有些州县凋蔽无人,根本不足守御。先前就说要撤併得,只不过得等到张巡入主河北之后。

“那我兵屯於大名?”谢光孙非常直接。

“还是要寻机渡过漳水,接应阿术的。”大名是留给张巡中军的,谢光孙得往前。

纵观河北地图,最北面的防线,那就是燕山防线。现在已经荡然无存,被乃顏所占据。过了幽州,那就是北宋长期依靠的拒马河防线,霸州益津关正在此处。这一线基本上没有设置防御,只能依靠河北世侯们自由发挥。

再次一条防线,便是滤沱河防线,这是阿术和河北世侯们需要主力防御的。

张巡给阿术的任务是在滤沱河一线守卫十五天,给张巡调集兵马出师,爭取时间。

然后就是漳水防线,其支点城镇便是大名,张巡预备进驻大名,观望情势,

同海都交战。

基於此,谢光孙的部队,需要进入到滤沱河和漳水之间的地带。某种意义上,就是用谢光孙来冒充张巡的主力部队,引诱海都进攻。

谢光孙的部队有生券野战军四方,熟券守城军二万,张巡再加派给他五千骑兵,完全可以拿来冒充张巡的中军人马了。

毕竟张巡推到北方的主力野战军也就二十来万,兵分三路或者四路,一路能够有六七万,號称二十万,几乎百分百可以確定是主力。

大都投降海都·乃顏的人,对於老对手张巡和张巡的实力是较为清楚的。那么情报也会落入海都的耳中,他不会想到谢光孙这一支“奇兵”居然能出现在河北战场上。

“节帅以那阿术为饵,我便是援兵?”谢光孙反覆看过河北的简图,有一定的概念。

其实阿术和他都是饵,但张巡没有明確表露出来。

“谢兄弟可以多张旗鼓,並用我的仪仗。”

“用节帅的仪仗?”这句话还是把谢光孙的小心给激发出来了。

“不错,你用我的仪仗前出赴援,海都望见之后,只以为我师大出,再无援兵。”理由这还不好编吶。

海都望见了张巡的帅旗,就会判断附近再也没有其他大军了。进而投入部队的主力,以消灭阿术和谢光孙。到时候战机或许就会出现到张巡的面前,令张巡有机会打歼灭战。

三面合围,不教海都走脱。

当然这是最完美的情况,能不能行还不知道呢。海都全都是骑兵,人人有马,简单的击败他,顶多杀个几千人。区区几千人的损失,海都明年就能补充回来了。

不痛杀他三五方眾,他是不会有感觉的。

所以张巡必须要设法多歼灭蒙古大军,想要在平原上歼灭骑兵,除了已方也拥有眾多骑兵外,还需要一点计谋。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滤沱河和漳水之间打决战的缘故,咱们先前不是去了大陆泽、寧普泊一带嘛。太行山山前平原,在两水之间,存在大量的山前河流水系。

在没有山势可以依靠的河北平原上,大面积的河流湖盪沼泽,就是最好的阻敌陷敌所在。

“节帅图谋甚大啊。”谢光孙听了,脑子里开始激烈思考这一战术的可行性。

“唯有多杀韃虏,才能恢復燕云。”张巡虽然没有打算毕其功於一役,却也需要恢復燕云的旷世奇功,来受禪登基,继位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