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723.哄他小谢去前线(1/2)

第723章 723.哄他小谢去前线

鄂州出发去河南,其实並不艰难,得益於李庭芝对襄阳的用兵,王安节对南阳的用兵,以及张巡要求移江西五万户充实鄂州到开封一线军屯驛所的命令。自鄂州出发的谢光孙,可以一路不歌船的抵达南阳附近。

但之后就得人拉马拽,陆路通过裕州方城埡口,再进入汝水、颖水流域,进而直通到中牟、朱仙镇一带。

这也是张巡给谢光孙一百二十天时间的原因,水运一条船装二百斛轻轻鬆鬆,三五百斛的大漕船也不是没有。但是人力来挑运过方城埡口,不单单是人力有限,道路也有限。

壮丁挑担或者推独轮车,无论如何都得占据一个前后至少三米多,左右两米多的空间。甚至可能还更大一些,一段道路上同时只能安排固定数量的挑夫。

前一世张巡看小说,记得里面写北宋的时候,曾经有人试图在谷城以北的汉水、丹水中上游修筑堤坝,设堰截水。然后人工修筑运河,沟通这个丹江口水库与白河(水)。

藉助水库的流水,使得运河能够通过方城埡口,进入河南,直通河南的汝水和颖水。

毕竟这个小说的男主大锤哥,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根本就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而是上铁路轨道。把六十里难以轻易逾越的自然险阻,用所谓科技的力量给他糊弄了过去。以至於张巡记忆犹新啊。

不过后世南水北调工程,还真是选择的这么一条线路。可以使得丹江口水库的水直通到河南郑州,再往北那就不是咱们需要考虑的了。

犹记得丹江口水库的大坝是一百六十米,还是多少米来著?这水平如今恐怕是做不到的。但是明代潘季驯治理黄河时,曾经一再的抬高淮安洪泽湖的大坝,二十多米高的土坝似乎不叫什么难事。

建国后大修水利,也有很多五六十米高的土坝,基本能够用上几十年。只要维护得当,两三代人內是没有问题。

唔·——

这是张巡需要考虑的事,不是谢光孙需要考虑的事。谢光孙只管喝令军士,和沿途的熟券屯田军出丁出力,將一船船的荆湖粮米往河南转运而去。

到底是军队里硬杀出来的大將,虽然贪財好色,放鹰斗狗,但世道如何谢光孙是见过的。他为了激励军丁,规定每运一斛米过埡口,可以获得十分之一的报酬。

当然得在没有损耗的情况下送达,有损耗的话,由军丁自行赔补。差多少赔多少,他亲自在埡口的另一侧看稻米进入船舱,往郑州、朱仙镇等方向转运。

开封北伐幕府那边,也派了人过来,详细登记通过埡口的稻米数量。张巡充许谢堂有7%的自然损耗,军令一百万斛,有九十三万斛通过方城埡口,那谢堂和谢光孙的任务便算达成。

看著军粮米一车车,一担担的送抵幕府僚佐的公文和簿册中,谢光孙这才放下心来继续北上。

送到漕船船舱里,和送到佐吏的文书中,那是两码事,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1???.???】

幸好僚佐们都听说了,谢光孙的女儿已经同张巡的次子订婚,这可是张二节帅的真·

亲家。而且还提兵北上,这会儿谁敢找谢光孙晦气啊?那不是自己给自己不痛快嘛。

即便如此,最后谢光孙还是多出了两三万斛米,才算解交过帐,轻鬆上路。

之后过城、临颖、长社、许昌,那都是步行。没有隨著船队水运,马上要开仗了,

还是得练一练脚底板的。

沿途的村社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恢復起来,但是自江西拔来的五万户屯田军,至少把沿线的所有驛站都恢復了起来。

早先河南开封到襄阳的驛站是非常完善的,带元搞邮驛系统还算挺认真。只不过拜降和也速迭儿跑路的时候,裹挟走了二万多户站户、军户。这一路上的站户,全都被他们发卖或者充军驱用。

一部分赔在了济南,一部分赔在了卢沟桥小营,最后几乎是啥也没留下。

现在拜降和也速迭儿带著千八百骑的,投靠了张巡,编入了侍卫亲军马军蒙古直,那张巡肯定也不会再追究这个事。只能从后方垛集军户,前来安插。

还別说,单单是这件事,谢光孙发现新朝真有新气象。

因为驛站的站户专司邮驛通信,还需要为国家养马,招待过往的官吏人等。所以驛站的站户理论上应该有至少一百亩的田地,以及相应数量的牧场草地。这些土地完全免税,

站户本人也免除本站以外的所有役。

但在封建社会,这种人身自由被严格限制,往往还世袭的特殊户口,一般是被压榨最狠的群体。最典型的就是当年张巡整顿的淮南亭户,一边需要煮盐,一边还需要纳税,更夸张的是居然还要服役,纯纯不想让人活。

结果谢光孙发现,沿途各站户一概未曾徵发。先前被徵发去方城埡口挑担的,就是本来应该承担军事运输任务的熟券守城军和河南本地的民夫。

当然河南本地民夫很少就是了,很多县,一个县才几千口百姓。能徵发出来三五百丁壮,那就算是高压动员了。

心中感嘆的谢光孙,还是比较佩服张巡的。也难怪谢堂最终选择把老谢家卖给张巡,

这张巡是真有一番气象。

犹记得当年,张巡挥泪斩李酉孙,几乎是震动全朝啊。

大舅哥违法,照砍不误。须知当时李庭芝还在任呢,是张巡控制临安朝廷的主要支持者,还是张巡的岳父。

说斩首,也就斩了。

赏罚分明,这一条谢光孙体会尤为深刻。他带兵,主要就是一个赏罚分明。不是不能高喊“给我上!”,上之前那真金白银要发到位。先登就得是千贯,斩首就得是五十贯。

结结实实的银钱落到军士手里,军士才能效死力。

同时触犯了军法,即便是谢氏出身,到军队里来混资歷的,也照砍不误。让军士知道军规森严,律令条条。

张巡能够管住地方上的官更,还能约束好军队。这不是新气象,什么是新气象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