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685.內外呼应谋防秋(周防介冠)(2/2)

如果留阿术在外面,阿术魔下有一万数千人,至少这支部队现在还是对带元忠心耿耿的。那么令其驻扎在大都外援,摇动河北山西汉世侯们来支援大都。云集个六七万人,足以令海都不敢轻视。

汉世侯们必然也不敢轻动,毕竟跳反投海都这种事,不可能大声密谋。搞什么大串联,或者几十个人血为盟。只有一两个汉世侯想跳反的话,他镊於阿术中军的势力,就不敢跳。

互相制衡,互相约束,保不齐便能够顺顺利利的混过今年。

另外大军在外还有个好处,为了避免被各个击破。海都和乃顏就必须集中一部分大军,和阿术进行对质。二人联合起来也就十万骑兵,面对阿术的六七万人,怎么著也得留下五方骑警戒防御吧。

那分出去劫掠的人手就少了,以他们那不携带多少辐重,主要依靠剽掠河北、山西取给养的作战方式,有一定概率逼迫海都提前退回草原。或者直接转道去山西剽掠,大抢一把之后,就离开关內。

在坚固的城池外线,有一支机动作战的军团,好处颇多,诚乃兵家良策。

“丞相所言极是!”阔里吉思当即表態,他其实认为两策都很好,但一定要立刻下决断。

迟了?那就两策俱废。

左右近臣也是纷纷向真金进言,觉得玉昔帖木儿说的不错,应当如此。再者大都遭逢地动,城內还有不少百姓和军属需要賑济,城內的仓未必能够支应的开。不如让阿术在外面就食,管食怎么来的,反正不需要吃大都的就行。

“既如此,那便传令给雄州。”真金还行,至少听劝。

有令就好,有令就能执行,忽必烈留下的政治军事机器,虽然因为他的突然去世暂时失能了一段时间。但现在中枢又恢復运转了,那整个统治惯性还能够继续运行下去。顶多就是运行到什么时候,大伙几不清楚而已。

两骑信使驰出大都,一人三马,今日便有可能抵达雄州滤沱河。

身在雄州的阿术也是一刻不停的了解畿东敌军的情形,当得知海都之军大部分正在越过潮河,他便知道大战的阴云已经笼罩到了大都头上。

正准备派人去催张巡,设法再送二千张弓弩来,阿术接到了真金任命为他为宰相·都元帅,统率一切在大都城外勤王之军的詔命。

詔命要求他立刻动员河北、山西汉世侯们的兵力,前出並部署到雄州、霸州至卢沟桥一带。既避免海都之军抄掠卢沟桥以西,又同大都进行呼应。

听这命令,阿术心中暗暗点头,至少这份命令不算是乱命。也不知道是玉昔帖木儿,

还是伯顏,终於在真金面前用命了。只要有个正经人在真金面前出谋划策,阿术认为今年防秋还是能够防住的。

毕竟大都城高池险,乃是北中原第一等的雄城。便是有回回炮,也未必能够轰的开大都城墙。先前地震,城墙也不过是震落了几块城砖而已,並未出现大规模的垮塌。

心中庆幸的阿术不知道的是,他所认为的,终於在真金面前见用的伯顏。这会儿已经被人结结实实的捆绑起来,推到了海都的面前,与之一同的还有忽必烈的梓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