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671.安节能有战略心(1/2)

第671章 671.安节能有战略心

再见王安节,其实没有任何的变化。满打满算也就一年多没见,不是大起大落,人成年之后样貌的变化会比幼年时拉长许久。

不过高兴肯定是高兴的,打下了南阳,至少带元在河南仅存的一块成规模的军屯,落入了宋军之手。细心整理,再加建设,河南至少能多一块像样的粮仓。

打杀了董文忠,又大破了脱铁木尔,王安节在指挥一道上显然更加的圆融有度。此番前来开封,除了拜见张巡外,主要还是阐述夺取西京河南府和陕州,完全整个黄河以南防御態势的想法。

在北伐之前,张巡的想法是能取洛阳则取,不能取的话就夺取滎阳。滎阳这个地方,就是洛阳盆地进入河南平原的隘口。歷史上有名的记水关、虎牢关,其实都在附近。把这隘口堵住,一样可以防御自陕西而来的人马。

但如果能够完全取得黄河风陵渡以下的渡口津道,则河南的防御压力將更小。冬季黄河上可以走马,那就没啥好说的了,从风陵渡到徐州上游,那冰面厚的骑兵隨便跑,三四个月都结实的很。

但是在其他八个月,控制黄河以南的几处渡口,就可以基本阻止北方军队对河南的进攻。用完顏宗望、完顏宗弼的话说,只要南岸渡口几千人放箭,他们根本没办法渡河。

“分兵去洛阳,南阳方面?”张巡关心的就一个,分兵力弱。

安西军你別看他战斗力一般吧,但他骑兵真的多。而且他的这个一般,是和张巡的忠诚军、侍卫亲军比。和如今这年头的其他普通军队比,显然是合格的军队。要不是有这么一支人马在手,歷史上安西王阿难答也不会起爭大位的心思。

草原继承法,你没兵你叫唤啥啊?

虽然现在安西军被张巡和王安节给打得缩了头,但万一呢?凭藉他马兵多的优势,抄洛阳或者南阳某一路,张巡主力在徐州,过来可很是要一段时间的。

你说在武关商洛道上放五千人,子不就没法进南阳盆地了?想法是没错,

但打仗这玩意儿一般很不讲道理。

阴平小道人都说没法走,邓艾走了。江油关守兵寡少,后面的事大伙儿都知道的。带宋如今的兵法,是不会出现说在某处险关堵上五千人,后面的城镇军堡就一人不放,高枕无忧的。

参考北宋时西军和西夏党项人爭夺横山的例子来看,宋军很惯於逐次分配兵力,最前线的寨堡放多少,其次的军城放多少,再后路的州府放多少,都有个章程。

平时看著,好像在秦州安置了秦凤路经略使的数千大兵,屁用没有。有本事为什么不推到横山南麓,和党项兵干一仗?

等到李元昊打进陕西腹里,甚至取得了好水川、三川寨等战的胜利之后,就会发现腹里还有用以防御的兵力,是多么明智的部署。

至少不会出现边关一溃,就一泻千里,让敌军能够深入上千里,四面瓢掠,

攻州破县,如入无人之境的局面。

喉,检检。

管安西军是不是“存在军队”,十五方军户大抵是真的。理论上他可以拉出来十五万正军呢,那在武关设防之后,还得在內乡、镇平设置防卫,南阳也不能留以空城。

最后分拨到洛阳去的野战军,可能只有二万。二万人直面潼关以西的安西军,还有可能遭遇山西南下的元军,压力很大。

“南阳军屯四万人,川兵还有一万,固若金汤。”王安节却显得极为淡定。

屯田军不必说,都是一比一配属给出征的生券勇敢兵的。川兵那一万,是奉命来为王安节转运军粮的。正常来说,他们不承担军事任务。但如果真要打仗了,衣甲器械均属齐全。抽刀子就能上,根本没有废话。

“倒也可以。”张巡並不否认这个安排的合理性。

川兵四方人都是经过张巡裁撤整编之后,精选出来的野战军。只是因为张巡人为在汉中製造了数百上千里的无人区,这次北伐才没有四川一路的。

“再者此番恢復中原,总要为燕云计。”王安节的这句话倒是让张巡心中一动。

好小子,你已经开始往恢復燕云的大战略上思考,並且有自己的想法了。

管想法成熟不成熟,靠谱不靠谱,一个有战略思维的统帅,那是非常难得的。

两个例子,一个是常公,有人直说他就是个团长的水平,根本没有大战略的眼光。除了打旧军阀,用银弹战术贏过几回。在此之外,所有决定整个战略部署和走向的会战决战,他都没有得胜过。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另外一个例子就更有名了,杨伯涛病逝前已经有些老年痴呆,很多事情,甚至很多亲人都不认识了。但到最后一刻,他还念叻著一句话。

黄维是个外行。

有一说一,这也算是刻印进杨伯涛骨子里的一句话了。连黄维这样水平的,

都被叫做外行。可想而知,入门得多难。

“你往下说,好好说。”张巡是真有兴趣,王安节有这样的想法太好了。

“山西依山傍河,对中原、河北有高屋建领之势。自唐季以来,诸侯多有以太原而成大事者。如今山西虽不及往昔富庶,然地势仍在,山河之险固存。

若北上燕云,节师引一军恢復河北。职引一军经略大同,若得大同,兵出桑乾水,取宣德、怀来,能同节帅成南北呼应之势。

况且山西残破,职不过二三万兵,就食不难。到时克服幽州,並得山西之屏障,形势大全,北虏復来,我兵先有地利、人和。”

王安节也算是侃侃而谈了,显然来拜见张巡之前,是做了不少准备的。不单单是看到眼前,还看到了几年之后。

他的主旨就是一个,其主力移动到洛阳,且屯且守。张巡本身就计划,至少要收一季或者两季的粮食,才会进一步北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