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642.秦王军驰援河南(1/2)
第642章 642.秦王军驰援河南
和张巡这边的情况类似,王安节出襄樊之后,几乎是兵不血刃的收復了唐、邓二州。
在新野这样的要隘,都没碰上像样的抵抗。
元军在面对宋朝的这一方向,仿佛失去了所有的气力,只是期待著他们的长生天能够阻挡气势惊人的宋军。
驻守南阳的是当年在润州西津渡为大军断后的董文炳之弟董文忠,这位虽然也是依靠父荫得官,但同样亲身参与过宋元襄阳大战。
仔细想想,这一时代,元朝但凡说得上人物的,几乎全都参加过襄阳大战。在襄阳之战中立过功劳的,许多人都已经身居高位,成为了元朝统治的中坚。
原本董文忠担任中书省符宝局的符宝郎,后来改制符宝局变为內瑞监,董文忠遂外出担任南阳知府。说白了就是內边外边都干一圈,之后看看能不能再往上冲。
现在面对王安节的四方大军,董文忠颇有些左支右出。他们老董家在河北算是较早投靠木华黎的家族,自然也有万户的世职,只不过董家的军队跟著董文炳在润州西津渡一波送掉了大半,实力大损。
他们家和巩昌元帅府汪家那差得远了,巩昌汪家少说隶民几十万,董文忠的爹董俊只带了小几千户降元。元太宗即位,董俊朝於行在,诸將献户口,各將增数要利,董俊的属吏建议董俊从眾,董俊说:“民实少而欺以数多,他日需求无应,必重敛以承命,是我独利,而民日困也。”
说白了就是董俊自己也知道自己本钱薄弱,根本没法和其他投靠带元的汉世侯相比。
只能够安慰自己,说不多报是为了安民养民。
即便后来参与对金国封建九公之一的武仙的战斗,也没获得多少驱口隶民。好容易打进河南,追击金哀宗,大有所获。结果遭了金哀宗的伏击,董俊败死。
若非董文炳得忽必烈亲厚信用,他们家很有可能这一口气就喘不上来了。
现下董文忠手里就亲兵数百人,南阳各处迁移过来,当初为了征討南宋襄阳的军户还有数万户。只不过征宋失败,这些军户都精穷了,逃亡者亦是不少。理论上募集个二三万人应该不成问题,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么多。
怎么办?
董文忠绝非坐以待毙之辈,他毫不犹豫就向安西王或者说秦王府求援。原王子忙哥刺是忽必烈和正后察必弘吉刺氏仅有的二子之一(另一个就是真金太子),所以在忽必烈一朝格外亲厚重视,得以统帅整个唐兀之地(陕西、甘肃、寧夏、部分青海)。
號称雄兵十五万,冬季驻屯在京兆府长安,夏季驻屯在六盘山开城,现在开春,安西王府的大军应当正要从长安往六盘山去避暑。
只要秦王的大军出武关,驰援南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但是为什么说原王子忙哥刺呢?因为忙哥刺去年喝大酒把自己给喝死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