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622.一放一收保百年(2/2)

都会往里面伸手。

当然办法不止这一种,之后朝廷稍微算一算,只要能够维持如今这几十万贯的收入。或者说定个目標,年收入一百万好了。

在这一百万之外的钱,都交给地方上面作为自留款。地方上有办法从中赚取到多少,都算地方上的本事。

临安这边啥也不问,一百方到帐即可。

诚然,这样做,眼下张巡的刀子还快的时候,一百万应该可以保质保量的送到临安。等张巡死了,地方上大概率连这一百万都会不想上缴到临安来。

很现实的问题,歷朝歷代都是如此。但政策嘛,本来就是这样的,从来就没有说长治久安的政策,能够在张巡治世的几十年內发挥作用,就算是非常不错的政策了。

重点是,说到这里黄梦干还靠近了张巡一步。

如果钱大多数都停留在地方上,那么地方上就绝对有动力去发展茶业。不论是招揽“流民”,

充实进入茶园成为园户。还是培植茶林,进一步扩大茶叶的生產。对於张巡而言,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好在哪里?好在几十年后张巡死了,不可避免的,食利阶层又会增加,朝廷中枢的开支也不断增加。钱的地方多,进项却不仅增加,反而减少,比如说田赋一类的。

到那时候,好处就显现出来啦,

肯定会有大聪明跳出来,要將地方所有的榨茶之利,收归中央。那时全国的茶叶生產已经恢復,甚至大大超越南宋鼎盛时的產量。园户也多,茶园也多,榨茶的利润可能多达五百万、八百万。

管他什么分润不分润的,一刀切,广布茶官税监,全都搜刮到中央来,让中央先爽一爽。

眼前这会儿张巡把茶业给恢復起来,约等於是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孙子在养猪。过几十年把猪养的白白胖胖,正好方便儿孙们上去一刀割了。

一放一收,就眼前这个一个策略,可以保证百年之用。

“实在是,实在是,实在是—.”如果只有前半部分的让利地方,张巡只会確认黄梦干是个有能力的经济官僚。

但等黄梦干把之后的养肥做种的內容说出来,张巡就確定了,这个黄梦干也是个大才。其治国理政的本事绝对比他伯父黄震要强,难怪黄震临死之前,连很聪明的儿子黄叔英都不推荐,只推荐黄梦干。

太会推荐人啦,这推荐来的真是一號人物。

“言之有理,当照执行。”叶李对经济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当然可能对於榨茶了解的没这么细致。

今儿听到黄梦干这么一说,当即就表达了同意。这样的办法为什么不用,就应该立刻用起来。

“不错不错!確实应当照准执行。”张巡也站起身来,直接走到黄梦乾的面前,拍其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