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607.哪来许多贤与良(1/2)
第607章 607.哪来许多贤与良
瞎,天下乌鸦一般黑啊。
黄河水清才能出圣人吶,您老兄是秉持纲纪的清官。觉得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难道就觉得別的官也这样了吗?
与其担忧从下面简拔出来的吏,会败坏整个官场的风气,不如想想,现在整个带宋的官场风气到底如何吧。
张巡这都还算是在整顿了,甚至也认真的选拔中层干部,每一个县令都面谈授官。可整个官僚阶层的墮落,还是无可避免的。
瞧瞧朱八八,他杀贪官难道不狠吗?有用吗?根本鸟用没有啊,该贪一样贪。固然有许多官员是牵扯进了淮西军功勋贵集团,为老朱所忌禪被杀得。可也確实有很多贪瀆的官吏被老朱给杀了啊,被杀的何止数方呢?
止住了带明贪墨的风气了吗?別说止住了,连有效控制都没成啊。
往后的带清就更別说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银,这都是摆到檯面上公开说的俗语了。朝廷还给官吏开养廉银吶,有用吗?同样是鸟用没有啊。
只要是人治,其结果永远是这样。除非不断地进行內部自我革命,还得是大范围的內部自我革命,否则屁用没有。
说白了,好官清官就那么几个,以至於对封建官员的评价標准已经相当的下贱了。当官清廉应该是一个正常的事,竟然变成了美德。
诸葛亮说自己的一切开销,皆仰於官,所以不治私財。他这情况就是最合理最正常的情况,吃的是老百姓种的,穿的是老百姓织的,生活所需的一切都是老百姓手眠足生產出来的。要什么私財?
唉—
真是无话可说啊。
相比较於把吏役提拔起来成为选人,导致的官场风气变差,不如算算,由於官场流动性的加大,带来的好处有多少吧。
至少有一点是可以明確的,更多的会徵税的官吏,充实到了基层的判司簿尉任上。加强了带宋队县以下层级的控制水平,保证了带宋的税收能力。
封建王朝,不要谈什么爱民。或者说封建王朝这玩意儿,就和爱民是没有半毛钱关係的。虐民、残民、弱民,才是封建王朝持之以恆在干得事情。
管你什么强汉盛唐,都是一样的,其根本永远是通过盘剥老百姓,来维持整个帝国的运转和一家一姓的统治。
只不过皇帝开明,或者中兴时期,盘剥来的钱会有一部分拿来兴修水利,开垦良田,整治道路桥樑。甚至是在地方上设置免费的学校、惠民药局,收敛寡孤独的遗骸。再设置平准仓,以及备荒救灾仓等储蓄。
不开明,不中兴,这钱去哪儿就不知道了。
这么大一个国家,张巡上哪儿去找两三万名天降猛男,无私无欲,一心为公,只想著国家社稷,爱民护民的呢。
两三万还只是官哦,下面还得有儿十万更,这儿十万天降猛男又从哪里找呢?所以不可能的,只能说马廷鸞的想法是好的,出发点也是忧国忧民的,但只適合他一个人而已,对於整个帝国而言,纯属正確的废话。
没什么好多说得了,至少张巡能確定一件事,那就是马廷鸞自己持身严正。
算是那种严於律己,也严於律人的人。
有他在建康或者润州,协助之后的金应,进行北伐大军的后勤供应,应当算是个妥帖的人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