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589.日食不可动决议(2/2)

这也是南宋早期就说临安养活不了十二万官军,官民內外交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柴米油盐酱醋茶,每天出门第一条的“柴”,就解决不了。

因为官军的生活都仰赖官给,朝廷他属实是转运不来这么多的生活资源,来供养不是生產的人群。同理,两万多官人在临安,所需一点不比十二万官军少。

早清退,早完结。

陆秀夫说完就起身,也不耽搁张巡的时间。其实最近这几个月,陆秀夫和张巡的交流很少很少,少到几乎没有的地步。不知道是还在心里面责怪张巡,亦或是觉得自己不能够和张巡“同流合污”。

“內兄!瞎,罢了—”张巡站起身来,准备送陆秀夫到大门口。

“你放心,私情是私情,国事是国事。”陆秀夫却很坦然。

所谓“吾心吾行澄如明镜,所作所为皆为正义。”,讲得就是陆秀夫。他都是凭自己的良心来办事,抢劫大內帑金是为了正义,当街杀死弃官跑路的士大夫是为了正义,当然他现在维护赵是的皇位,也是为了维护他所认定的正义。

“我懂得,如何不懂呢。”张巡不解释,也不爭辩什么。

这谈不上什么愚忠不愚忠的,陆秀夫在带宋也算是受恩深重,又信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东西。作为一个有信念的人,张巡几乎不可能改变他的心意。

想要他变节?不可能的,他寧肯跳海自杀。

其实想想文天祥,一直到死之前,心里面还是掛念带宋,掛念赵的。只不过就是被赵伤透了心,觉得自己一片真心都付错。

坚刚不可夺其志,万念不可乱齐心。

“有朝一日,你也得全了我的忠名。”陆秀夫朝张巡笑笑,完全不以为意的样子。

就眼前这会儿,麻木的人尚且麻木,以为张巡只是一个新的权臣。但是脑子聪明的,

眼晴雪亮的,早就看出张巡有取而代之的气象。陆秀夫何等样人?他能看不出来?只不过就是无力阻止罢了。

况且文天祥那事,带宋真就是伤透了他这般忠臣的心。现在多少也有点死心的意思,

只不过到底还有个底线,那就是一日为宋臣,一世为宋臣。

“唔.”

真的,张巡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论亲,这是自己的姐夫。论名,这可是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当年还是陆秀夫激励张巡,一定要起来保全汉家的江山呢。现在想想二人的关係变成这般,实属无奈。

“我无有別的掛念,你也不必十分放在心上。”陆秀夫反过来拍了拍张巡的肩膀,那意思分明是你好好做便是。

他有他的坚守,张巡有张巡的任务,某些地方是不衝突的。两人各尽其责,做好自己。

“好。”张巡点头应声。

不劝了,人各有志嘛。就像张逞,这会儿只是辞官归隱,去为父母守庐墓。要不凭他和张巡的关係,宰相合该他来做的。

外头临安,原本还准备借著日食闹一闹的閒散官员,一把全哑火了。说白了就是各个都是“聪明人”,瞧见第一个衝出去的“蠢人”被张巡打了板子,就都萎了。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

都想著別人冲在前面,去顶张巡的怒火,去受陆秀夫的斥责,那只能被各个击破。今天发出去二百人,明天就少二百人的声势。等三五千人发遣回乡,再闹再串,也形不成声势咯。

至於张巡本人,也不干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就是每天早上都去太庙看看那个九丈方圆的大坑施工进度。堂而皇之的去看,眾目下指导挖土夯基工作的进行,最后再批示一下,挖土一定要把土挖走。

如此一来,陆秀夫在省台点名,每一个早上去省台签到的官员,都能清清楚楚的看到张巡兴高采烈的进行指导工作。那耀眼的光芒,比之太阳也不湟多让。

管心中如何设想,那口里说出来的,只能是节帅的恩情还不完。

连在省台收拾材料文书,点阅旧籍的金应都有点吃惊。他离开临安时,临安是一个连恢復四川的军费都凑不出来,需要张巡在和寧门外,和一眾富哥玩竞跑大赛,到处借钱,

才勉强能够成行的局面。

而他现在才到临安几日,就发觉临安整肃,不单单是街上的油滑奸棍少了许多,连土风都颇有振奋的感觉。

氛围感这种东西,確实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明白,光靠嘴说属实是不靠谱。反正瞧见那些在临安到处交游,无所事事,还空食国家俸禄的冗官被发遣回乡,金应就觉得这日子好起来了。

连带著他整理盐务各项记录,去呈报给张巡时的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在这样的环境里当官,怎么著也比在混沌的环境里当官强。有时候打工就是这样的,

工资不高但是职场环境好的话,那流动性非常低,大伙儿都搁那儿好好打工的。反倒是职场环境差的,就算工资高点,斗来斗去,勾心斗角,一样留不住人。

才出省台,金应刚跨上马,就瞧见张巡从太庙出来,绕转到御街大道上。张巡也瞧见了金应,立刻派了个先导的马兵来招呼,让金应跟著一道走。

金应还问自己身后一牛车的文档咋办?当然是跟著一起拉去张巡府上啊。

两人並而行,张巡只问金应,盐票的事情准备到了何等地步,什么时候可以抹选人员,发往各地,组建盐务所,构建转运网络?

金应答得也快,他在四川本有师臣幕府,自然也有一批僚佐。加上还有瞿霆发协助,

事情推动的很快。

【注1】:至元十九年秋,七月,戊午朔,日有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