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562.夺便夺了勿要杀(2/2)
不行,张巡绝对不能背上杀害文天祥的污点。现在文天祥就是被奸臣昏君合起伙来害死的,得定性,不能翻案。
还是去瞧瞧吧,应该去瞧,张巡和文天祥亦有一番情谊在。若非是这份情谊的羈绊,张巡也不会一直等到今日才发。
大兵直驱信王府,叫门倒也有人应。门后一听是张巡来了,立刻惊慌的打开门。从內里匆匆跑来的文道生,还拦在张巡面前,问张巡此来为何?张巡张口就是有圣旨,前来探望相公。
原本文道生还有不少话要说,一句有圣旨,全都被打得烟消云散。只能引著张巡入內,两侧厅堂內多有人在观望,甚至能听到些窃窃私语。
半道上张巡还问文道生,文天祥的具体情况如何了?文道生只是不答,低著头在前面给张巡带路。
及至文天祥面前,张巡才明白实在是自己多虑了。就文天祥这个状態,整个人面如金纸,唇上毫无血色,一眼就能望出是行將就木。
哎哟,谁能想到,文天祥竟然落到这般地步。
当年即便是丧师十万,国家危难,文天祥都能够保持著乐观积极的態度,慷慨义气,矢志不渝的要保扶带宋。是他来回不断奔走,到处激励军將,一再的踊跃支前,才匯聚起了抵抗元军南下的力量。
那样一个乐观的人,是遭受了多大的不公平,才会选择这般决绝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啊。
坐到榻边,张巡伸出手来,试图握一握这曾经也同样激励自己成为泰山,成为暴风,屏翼在三军之前的手。
当两只手握到一起时,仿佛有一道电流同时穿过张巡和文天祥的身体。文天祥已经闭合的双眼,登时睁开。
隨后便是不可思议的注视,文天祥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张巡会在临安?这不可能啊,这么短的时间內,张巡怎么抵达的临安?
更重要的是,张巡乃是淮南两路安抚制置大使,是三边的守將大帅。无詔根本不允许离开淮南的。
现在张巡出现在自己的身边,那意味著什么呢?结合自己从清晨起就听到的兵戈交响之声,以及家中眾人的爭执,文天祥很快就有了猜测。
他没有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到这一步。
一瞬间他又释怀了,主暗臣昏的带宋还有什么得人之处呢?可恨的唯有中原父老,日哭到夜,夜哭到明,日夜盼望王师北定中原,而王师却根本不见吶。
换上张巡来,那张巡一定会驱逐韃虏,恢復中原。若真能如此,那还有什么好復言的呢?
“相公可有什么要交代的?”发觉文天祥睁开了双眼,张巡立刻把身子前倾。
“—”文天祥张了张口,可惜一句话都没说出来,就连连喘息。
没办法,文天祥只能在张巡握著的双手掌心,自右往左,非常艰难的写下了两个大字。
过淮!
一定要过淮啊,打过淮河去,恢復全中原。中原父老日夜盼望王师,血泪都將耗尽。现在文天祥把这个重责大任交到张巡的手上,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別的要求。
“啊—”感受到掌心的“过淮”二字,张巡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內心的复杂,一时间难以言喻。即便到了这一步,文天祥的心中,所掛念的还是驱逐韃虏、恢復中原的大业。
相比较於他这样大公无私且慷慨激昂的高尚品格,张巡只觉得自己属实是丑陋和卑微。
瞧见张巡並未答应,文天祥握住张巡的大拇指,嘴里发出鸣鸣呜的声音,急得两眼竟然落下泪来。得不到张巡的承诺,文天祥实在是不敢闭眼。
“您放心,有朝一日,我必定兴师北上,恢復中原!”
定了定心神,张巡郑重的对文天祥承诺道。做一个半壁之主,偏安於东南,
绝非张巡的志愿所在。要做皇帝,那就要做整个中原的皇帝。在临安发號施令的皇帝,那太丟人了,张巡都不惜得去做。
“恩。”见张巡终於答应,文天祥这才眨眨眼,嗯了一声。
如此,他便没有了其他的遗愿。至於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想必文道生一定能够做到的。
再细细瞧了张巡两眼之后,文天祥便合上了眼,就这一瞬间的交流,已经將他迴光返照来的几乎所有精力都耗尽了。现在的文天祥,內心安然等待死亡的降临。
文道生还以为自己的父亲已经故去,连忙上前来查看,发觉文天祥的颈部还有起復,这才默默地退到一旁,低声啜泣起来。
他不懂,为什么他爹对他没有半点的交代,甚至都说不出一句话。可张巡来了,不仅和张巡心意相通,还再三恳求张巡,將国家大事都託付给了张巡。
难道率领外兵攻入临安的张巡,是比亲生儿子还要值得託付的存在吗?
如果张巡知道文道生的想法,一定会告诉他是的。文天祥公而忘私的品行是如此的高洁,以至於高洁到有些不近人情。
你现在是不懂的,等人生阅歷更丰富了,听见的看见的更多之后,才能够明白你爹为啥把国家大事都託付给张巡。
正准备起身,嘱咐內外人等,陪著文天祥走完最后一程。原本已经闭上眼的文天祥復又睁开了眼。发觉张巡要走,文天祥又嗯鸣了两声。
还有什么交代?
於是张巡坐回榻边,却只能看见文天祥的嘴在动。声音细若蚊,完全听之不见。没办法,张巡只能直接往里坐,將耳朵附到文天祥的嘴边。
听到的唯有喘息声而已,並没有什么词汇。张巡不明所以,抬起头来望文天祥,文天祥更著急了。
“夺便夺,勿要杀,勿要杀——”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文天祥竭尽全力,话音才落,即於临安信王宅,年仅四十五岁。
(马大哥哥真影图,已上传评论区)